[发明专利]一种在线渗吸实验用核磁共振测试装置及实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81754.5 | 申请日: | 2018-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2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梁彬;吴倩;李闽;唐艺文;杨鑫;何彦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霍春月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实验 核磁共振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渗吸实验用核磁共振测试装置及实验方法,包括恒压维持系统、多孔介质系统和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恒压维持系统包括恒压恒速泵,恒压恒速泵前端与盛水器一连接,后端设置在盛水器二上方,盛水器二底部与多孔介质系统的入口连接,出口与精密天平连接,多孔介质系统放置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产生的磁场中,多孔介质系统包括有机玻璃管,有机玻璃管前端设置有岩心薄片、钢丝网和弱磁金属密封件,后端设置有钢丝网和弱磁金属密封件;本发明还提供了在线渗吸实验方法。本发明满足在线渗吸实验测试要求,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核磁信号干扰低,该方法所得测试结果准确,实验误差小,可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藏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在线渗吸用实验核磁共振测试装置及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气水中富含氢核,因此,在石油工业中,核磁共振最常用的特性的原子为氢核,氢核自身保持不停的旋转,在特定的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这些氢核会与磁场之间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对外表现为核磁信号。当多孔介质只饱和一种流体时,核磁共振T2谱能够反映孔隙分布,利用核磁共振T2谱可以用来研究岩样内流体的赋存状态,对岩样内的可动流体和可动油进行分析。由于核磁共振属于一种无损的研究手段,能够准确揭示孔隙中的流体赋存关系,近年来,核磁共振在石油工业中重要性逐年提升。目前渗吸实验的核磁共振测试方式为离线测试,即渗吸实验结束后,将岩心从驱替装置中取出,然后进行核磁共振扫描。由于核磁共振设备对环境变量十分敏感,此种测试方式容易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从而影响核磁共振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开发了一些在线核磁共振测量实验装置,但是由于渗吸实验对精度要求高,已有的装置不能满足渗吸实验机理研究的在线测试要求,存在结构复杂、操作困难及存在核磁信号干扰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操作简便、信号干扰低的在线渗吸实验用核磁共振测试装置系统及实验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渗吸实验用核磁共振测试装置及实验方法,满足在线渗吸实验测试要求,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核磁信号干扰低,该方法所得测试结果准确,实验误差小,可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在线渗吸实验用核磁共振测试装置,包括恒压维持系统、多孔介质系统和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多孔介质系统设置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中,恒压维持系统包括恒压恒速泵,恒压恒速泵前端通过管线和阀门一与盛水器一连接,后端通过管线和阀门二设置在盛水器二上方,盛水器二下方设置有回收装置,且底部通过管线和阀门三与多孔介质系统的入口连接,多孔介质系统的出口通过管线与精密天平连接,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包括控制箱和计算机,多孔介质系统放置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产生的磁场中,多孔介质系统包括有机玻璃管,有机玻璃管前端依次设置有岩心薄片、钢丝网和弱磁金属密封件,后端依次设置有钢丝网和弱磁金属密封件,有机玻璃管与两端弱磁金属密封件形成封闭空间,且有机玻璃管中填充有石英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盛水器一盛装模拟地层水,盛水器二盛装恒压恒速泵泵出的模拟地层水,下方的回收装置用于回收盛水器二溢出的模拟地层水,有机玻璃管中通过填充不同目数的石英砂,模拟不同渗透率的多孔介质,钢丝网可以防止石英砂漏砂,同时保证基质的压实效果,两端的弱磁金属密封件能够有效避免对核磁共振测量造成干扰,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则用于T2谱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精密天平计量产油量;实验时,恒压恒速泵将模拟地层水从盛水器一中恒速泵入盛水器二中,盛水器二充满后模拟地层水通过管线进入多孔介质系统,然后连接到精密天平,多孔介质系统放置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产生的磁场中,分阶段进行T2谱扫描和定点核磁共振成像,并记录实验数据,用于结果分析。
进一步,岩心薄片渗透率小于石英砂渗透率。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渗吸过程为同向渗吸,从多孔介质系统入口向出口方向渗透。
进一步,岩心薄片为500mD水湿岩心薄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17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