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倾角相移掠入射干涉仪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9968.9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8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刘致远;丁煜;孔璐;吴志飞;郑东晖;郑权;朱文华;王冲;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30 | 分类号: | G01B1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角 相移 入射 干涉仪 测量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变倾角相移掠入射干涉仪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变倾角相移调制组件(1)、主干涉仪系统(7)、折反镜(10)和成像系统(11);所述光源变倾角相移调制组件(1)包括顺次设置的激光器(2)、激光耦合器(3)、单模光纤(4)、相移调制器(5)和准直透镜(6);所述主干涉仪系统(7)包括共光轴依次设置的等腰棱镜(8)和待测件(9);所述成像系统(11)包括共光轴依次设置的第一成像透镜(12)、第二成像透镜(13)和CCD(14);
所述激光器(2)、激光耦合器(3)产生的光源通过单模光纤(4)产生标准点光源,标准点光源发出的球面波经准直透镜(6)出射准直光束,通过相移调制器(5)调整点光源在准直透镜(6)前焦面上距光轴的距离,改变出射准直光束的倾角得到倾斜准直光束;倾斜准直光束进入主干涉仪系统(7),在等腰棱镜(8)斜面处分为测试光和参考光,其中测试光经等腰棱镜(8)斜面折射后近掠入射到待测件(9),经待测件(9)反射后与等腰棱镜(8)斜面返回的参考光会合形成干涉场,经折反镜(10)后进入成像系统(11),经过第一成像透镜(12)和第二成像透镜(13),在CCD(14)上形成相移干涉图;
所述等腰棱镜(8)的入射和出射两个腰面镀有增透膜,斜面作为参考面;准直光束正入射棱镜时,测试光在待测面(9)的掠入射角α由等腰棱镜(8)的材料折射率n及底角δ决定,且满足sinα=nsinδ;
所述成像系统(11)中第一成像透镜(12)的后焦点与第二成像透镜(13)的前焦点重合,构成双远心成像光路,保证整个测试区域能成像到CCD(14);第一成像透镜(12)的焦距f1与第二成像透镜(13)的焦距f2满足f1/f2≥D/L,其中,D为测试光束的口径,L为CCD(14)的靶面宽度;
所述CCD(14)的靶面与主干涉仪系统(7)中待测件(9)共轭,CCD(14)的靶面与第二成像透镜(13)像方主面之间的间距l'为其中,lt为待测件(9)到第一成像透镜(12)物方主面的距离,f1为第一成像透镜(12)的焦距,f2为第二成像透镜(13)的焦距。
2.一种变倾角相移掠入射干涉仪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激光器(2)、激光耦合器(3)产生的光源通过单模光纤(4)产生标准点光源,标准点光源发出的球面波经准直透镜(6)出射准直光束,通过相移调制器(5)调整点光源在准直透镜(6)前焦面上距光轴的距离,改变出射准直光束的倾角得到倾斜准直光束;
步骤2,倾斜准直光束进入主干涉仪系统(7),在等腰棱镜(8)斜面处分为测试光和参考光,其中测试光经等腰棱镜(8)斜面折射后近掠入射到待测件(9),经待测件(9)反射后与等腰棱镜(8)斜面返回的参考光会合形成干涉场;
步骤3,所形成的干涉场经折反镜(10)后进入成像系统(11),经过第一成像透镜(12)和第二成像透镜(13),在CCD(14)上形成相移干涉图;
步骤4,通过相移调制器(5)调制出射准直光束的倾角,改变参考光及测试光间的光程差,在干涉图中引入不同相移量;
步骤5,依次采集到系列相移干涉图后,通过相移算法恢复待测件(9)的面形分布;
步骤2中所述倾斜准直光束进入主干涉仪系统(7),入射到主干涉仪系统(7)的准直光束倾角为θ,在相干光束间引入的光程差为:
Δ(θ)=2H(cosαcosθ+sinαsinθ)
其中,H为干涉腔长,α为准直光束正入射棱镜时测试光在待测面的掠入射角;
在干涉图中引入的相移量为:
其中k=2π/λ为波数,λ为波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99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