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内六价铬的试剂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8999.2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8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陆伟星;穆海玲;宋旭飞;王鑫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0 | 分类号: | C02F1/70;C02F103/16;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有机 含铬耐 指纹 废液 内六价铬 试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内六价铬的试剂及方法,解决现有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中六价铬处理困难、处理成本高、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去除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内六价铬的试剂,每升试剂组成成分为:水合肼30~80mL,表面活性剂异辛醇磷酸酯50~100mL,表面活性剂AEO‑12 200~400mL,EDTA 30~50g,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试剂可以快速将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中六价铬转化为无害的氢氧化铬,消除对于环境和操作者职业健康的危害,方法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不产生环境污染,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耐指纹废液比较安全,能够进一步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的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去除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内六价铬的试剂及方法,具体而言,涉及热镀锌钢板、热镀铝锌钢板、电镀锌钢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的处理试剂,用于去除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内六价铬,属于工业化学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镀锌钢板、热镀铝锌、电镀锌钢板广泛应用于家电,建材行业。为了提高材料表面的耐蚀性,并确保其清洁度和漆膜附着力,在生产过程中做耐指纹处理。耐指纹处理分为含铬和无铬两种,在切换不同处理工艺时,有部分耐指纹液成为废液,并集中储存于废液桶中。
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中六价铬处理是行业难题,目前处理方法仍采用传统的工艺策略,先加入硫酸将废液还原至pH2.5以下,一般为为1.5左右,再加入还原剂亚硫酸氢钠将六价铬还原为3价铬,再用氢氧化钠将废液pH值调节至7左右,使得3价铬形成氢氧化铬。该处理方法的主要问题是,耐指纹液是一种乳浊液,且固含量较高,一般达到20%左右,是一种不稳定体系,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在降低pH值的过程中都会因加入强酸而破乳化,粘度增加,有些种类的耐指纹废液在调低酸度过程中完全凝固,无法进行处理,另外处理过程中有二氧化硫气体溢出,影响环境,处理后废液经放置后分层,影响后期处理工艺的顺利实施。
申请公布号为CN103896423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不锈钢中性盐电解废液的处理方法,采用直接还原法,通过调节至pH2-3后,利用溶液中固有亚铁将六价铬还原为3价铬。申请公布号为CN1556045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采用电解还原废水中六价铬的方法,但耐指纹废液导电性很差,且六价铬分布于废液中的乳液体系中,该乳液体系为有机树脂,并不导电,用该方法处理耐指纹废液并无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除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内六价铬的试剂及方法,解决现有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中六价铬处理困难、处理成本高、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思路是利用在中性介质中还原六价铬的试剂,避免破乳化现象,同时具有减少酸碱用量,防止产生有害气体的效果;同时提高废液体系的稳定性,确保其在投入后续处理和使用前保持液体状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除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内六价铬的试剂,每升试剂组成成分为:水合肼30mL~80mL,表面活性剂异辛醇磷酸酯50mL~100mL,表面活性剂AEO-12 200mL~400mL,EDTA 30g~50g,余量为去离子水。
用上述试剂去除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内六价铬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每400L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内加入所述试剂5~10L;
2)检测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的pH值;
3)调节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的pH值至7~8,搅拌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10~20min。
进一步,当步骤2)检测到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的pH值8时,步骤3)中用质量-体积浓度为100g/L的盐酸溶液调节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的pH值至pH 8;当步骤2)检测到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的pH值7时,步骤3)中用质量-体积浓度为1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有机含铬耐指纹废液的pH值至pH 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8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