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OBBIN线圈激励点式线圈接收的涡流多路复用阵列探头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8624.6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1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邵文斌;祁攀;郑德旭;崔洪岩;廖述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任超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obbin 线圈 激励 接收 涡流 多路复用 阵列 探头 | ||
1.一种BOBBIN线圈激励点式线圈接收的涡流多路复用阵列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小盘式线圈(1)、探头骨架(2)和大轴绕式线圈(3);
所述的探头骨架(2),为空心圆柱形结构,在其内部表面的圆周方向设有一圈密排布置的圆槽,用于放置小盘式线圈(1);在其外表面加工一条位于该一圈圆槽上方的周向槽,用于放置大轴绕式线圈(3);圆槽与周向槽间具有一定厚度的探头骨架(2)材料间隔;
所述的小盘式线圈(1),用于信号拾取;
所述的大轴绕式线圈(3),用于激励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OBBIN线圈激励点式线圈接收的涡流多路复用阵列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头骨架(2)外径为10-25mm,厚度为4-8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OBBIN线圈激励点式线圈接收的涡流多路复用阵列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槽与周向槽之间的厚度为0.5-1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OBBIN线圈激励点式线圈接收的涡流多路复用阵列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槽为1.5-4.5mm,周向槽宽度为1-3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OBBIN线圈激励点式线圈接收的涡流多路复用阵列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头骨架(2),材质为PEEK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OBBIN线圈激励点式线圈接收的涡流多路复用阵列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盘式线圈(1),材质为铜质漆包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OBBIN线圈激励点式线圈接收的涡流多路复用阵列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轴绕式线圈(3),材质为铜质漆包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OBBIN线圈激励点式线圈接收的涡流多路复用阵列探头,其特征在于:当大轴绕式线圈(3)以自发自收模式工作时,它既是激励部分也是接收部分,该种模式下,当大轴绕式线圈(3)中通入稳定的交变电流时,会在被检传热管的周向方向产生涡流,若存在轴向缺陷,其会对线圈于管壁感应的周向涡流场产生扰动,使其发生变化,以电信号形式被涡流仪接收、转换、解析并处理,并通过信号的相位和幅值等信息进行轴向缺陷的判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OBBIN线圈激励点式线圈接收的涡流多路复用阵列探头,其特征在于:当以大轴绕式线圈(3)作为激励,小盘式线圈(1)接收时,由于大轴绕线圈(3)通入的激励电流大,产生的涡流场强,因此在小盘式线圈(1)中接收到的扰动涡流信号也就相应变大,当采用多路开关对周向密布的小盘式线圈(1)依次触发,拾取小盘式线圈(1)中的信号,输出到多路复用电路进行多路转换、放大,之后输入到涡流仪进行处理,并通过信号的相位和幅值信息进行周向缺陷的判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OBBIN线圈激励点式线圈接收的涡流多路复用阵列探头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向BOBBIN线圈通入稳态正弦激励电流,该稳态正弦激励电流会产生交变磁场,置于该交变磁场中的待测管状结构内部会感生出涡流,交变的涡流又会感生出二次磁场,两个磁场叠加后的复合磁场会使盘式线圈(1)两端产生电压信号,受到待测管状结构内部不同的缺陷形态的影响,感生出的二次磁场也将产生相应的变化,进而产生不同的电压信号。在探头回来采集信号时过,通过时序控制,使得盘式线圈(1)依次被激发并接收信号,使其对沿管轴方向的缺陷实现有效检出。
步骤二,当探头回拉采集信号时,只针对盘式线圈(1)进行激发和接收处理,中间间隔一个盘式线圈的两个盘式线圈,作为一个激励和检测单元组,通过时序控制这样一个激励和接收组的工作,从而实现周向缺陷的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86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