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锚头解锁装置及解锁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76962.6 | 申请日: | 2018-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7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金;叶柱成;余雪平;刘金林;姚柏秋;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 |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E01D21/00;E01D10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锚头 解锁装置 解锁 承重体 钢绞线 座体 检测结果 牵拉机构 技术方案要点 背离 限位结构 施加力 脱出 夹片 锚孔 限位 损伤 拆除 移动 保证 | ||
1.一种锚头解锁装置,用于对承重体(1)的钢绞线(2)上的锚头(3)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头解锁装置包括座体(5)和设置在所述座体(5)上的牵拉机构(7);
所述座体(5)上设有限位结构;
所述座体(5)用于固定在所述承重体(1)上,且通过所述限位结构对所述锚头(3)限位,以阻止所述锚头(3)向背离所述承重体(1)的一侧移动;
所述牵拉机构(7)用于对钢绞线(2)施加力,以向背离所述承重体(1)的一侧拉动钢绞线(2),使套设在所述钢绞线(2)上的夹片(4)从锚头(3)的锚孔(31)内脱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头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拉机构(7)用于在对所述钢绞线(2)施加力时向所述座体(5)施加同样大小的反作用力,以将所述座体(5)抵压固定在所述承重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锚头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拉机构(7)包括千斤顶,以通过所述千斤顶向背离所述承重体(1)的一侧拉动钢绞线(2),使套设在所述钢绞线(2)上的夹片(4)从锚头(3)的锚孔(31)内脱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锚头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体(5)具有相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座体(5)上设有从所述第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端的钢绞线过孔(8);
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端;
所述牵拉机构(7)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所述牵拉机构(7)用于对钢绞线过孔(8)内的钢绞线(2)施加力,以向背离所述承重体(1)的一侧拉动钢绞线(2),使套设在所述钢绞线(2)上的夹片(4)从锚头(3)的锚孔(31)内脱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头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的限位槽(6),所述钢绞线过孔(8)从所述限位槽(6)的底面贯穿至所述第二端;
所述限位结构通过所述限位槽(6)的底面对所述锚头(3)限位,以阻止所述锚头(3)向背离所述承重体(1)的一侧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头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体(5)包括收尾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51)、第二侧板(52)、第三侧板(53)和第四侧板(54);所述第一侧板(51)与所述第三侧板(53)相对;
所述钢绞线过孔(8)从所述第一侧板(51)贯穿至所述第三侧板(53),以在所述第一侧板(51)上形成第一开孔、且在所述第三侧板(53)上形成第二开孔;
所述限位槽(6)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51)上,所述牵拉机构(7)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5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锚头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51)、第二侧板(52)、第三侧板(53)以及第四侧板(54)围成一容纳腔;
所述座体(5)还包括位于容纳腔内的支撑柱(55),所述支撑柱(55)的一端与第一侧板(51)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侧板(53)的内壁连接;
所述限位槽(6)沿所述第一侧板(51)的厚度方向延伸至所述支撑柱(55)的所述一端,以通过所述支撑柱(55)的所述一端对所述锚头(3)限位, 阻止所述锚头(3)向背离所述承重体(1)的一侧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头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柱(55)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绕所述第二开孔的中心线均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2、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锚头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体(5)上设有把手。
10.一种锚头解锁方法,用于对承重体(1)的钢绞线(2)上的锚头(3)解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锚头(3)限位,以阻止锚头(3)向背离承重体(1)的一侧移动;
步骤S2:对钢绞线(2)施加力,以向背离承重体(1)的一侧拉动钢绞线(2),使套设在钢绞线(2)上的夹片(4)从锚头(3)的锚孔(31)内脱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未经东莞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69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节段分块钢混组合桥塔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销接型缆索用索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