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防撞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5951.6 | 申请日: | 201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0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戴有定;王睿;万晓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宁沪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鼎商数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鑫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预警系统 路侧 雷达 微波车辆检测器 交通流量 三维立体空间 智能交通信息 多目标跟踪 可变情报板 后方车辆 检测技术 警示信息 扩展功能 雷达天线 施工路段 微波检测 行驶车辆 一发多收 主动发布 自动检测 智能 逆行 传统的 超速 变道 警示 路测 气候变化 车道 提示 行驶 中断 节约 检测 天气 覆盖 施工 交通 统计 | ||
本发明智能防撞预警系统,利用路测智能交通信息检测技术,实时对接近施工路段的行驶车辆的速度和距离进行检测;采用一发多收雷达天线实现多目标跟踪三维立体空间微波检测技术,一台雷达即可覆盖多个车道200米范围内的空间,雷达路侧安装,无需破坏路面、中断交通;全天候自动检测和主动发布警示信息,不受天气、光线、气候变化的影响;可实时提示施工人员后方车辆的异常行驶情况,如超速、逆行、变道、违停等,降低事故的发生;同时进行交通流量和平均速度统计等扩展功能,取代传统的路侧微波车辆检测器,并且可以对接LED可变情报板,主动对危险进行警示,一套设备,多种用途,节约造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运行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防撞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也在突飞猛进。但与此同时,由于高速公路维护带来的交通事故也大大增加。
常见的由于高速公路维护导致的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施工标志不规范:设置区域太小、过近,施工标志不全、陈旧、不清晰等。(2)、驾驶员的因素:由于高速公路全封闭、全立交,路况良好,车辆行驶时不需要驾驶员采取太多措施,导致驾驶员警惕性下降。高速行驶时驾驶员动态视力明显下降,有效视野变窄,对必要的信息可能发现过迟或根本发现不了,导致行驶中判断失误的可能性增大,或对突发性危险惊慌失措,处理措施不当造成失误。
而常见设置的警示系统主要是采用凹凸镜、交通警示标志提示,都属于被动式的安全设施,不能主动对危险进行警示;受外界环境光线影响大,无法完全起到警示作用。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着重要研究的内容。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防撞预警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防撞预警系统,包括防撞车、雷达检测单元、数据处理终端、报警控制板及报警设备;所述防撞车停设在道路施工区域的边缘,并靠近正常行驶车道;所述雷达检测单元包括广域雷达检测器,所述广域雷达检测器前向设置在所述防撞车的车顶上,所述防撞车内设有控制系统与所述广域雷达检测器电信号相连;所述报警控制板及报警设备分别与所述广域雷达检测器信号连接;广域雷达探测器探测到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终端分析,若分析结果为紧急情况,则触发报警控制板,报警控制板则给所述报警设备发信号,以通知施工人员预警撤离。
上述方案中,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防撞车与所述正常行驶车道呈平行状态。如有歪斜,也可调整广域雷达检测器的方向。广域雷达检测器安装在防撞车的顶部,可调整雷达的方向,尽量使雷达和车道保持垂直。
2、上述方案中,所述报警设备为智能报警手环。智能报警手环与所述报警控制板搭配使用,所述智能报警手环具有蓝色led屏幕,待机状态下清晰显示时间,防水抗摔,且为手环式设计,便于携带,实现超稳定接收,不串号。该智能报警手环具有震动功能。
3、上述方案中,所述广域雷达检测器的方向与所述正常行驶车道的方向垂直,所述广域雷达检测器的监测范围为40-50°夹角,探测距离为200米。
4、上述方案中,所述探测距离为200米,200米的所述探测距离上间隔设有复数个探测点,每个探测点均设定不同的速度触发所述报警控制板的触发值。这多个探测点分别为200m、150m、100m等。如若经过该探测点时超过该探测点设置的触发值,则则触发报警控制板,报警控制板则给所述报警设备发信号,以通知施工人员预警撤离。
5、上述方案中,所述报警控制板为LED可变情报板。所述LED可变情报板与所述预警系统进行连接,在防装车顶部的情报板上显示施工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宁沪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鼎商数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宁沪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鼎商数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59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