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模块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75801.5 | 申请日: | 2018-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2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胡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G06K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戴莹瑛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模组 电子设备 指纹模块 模组 指纹 处理单元 指纹信息 采集指纹信息 电子设备领域 电性连接 独立显示 模组组合 匹配识别 屏幕模组 扩展屏 拼接 预设 采集 发送 体内 | ||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指纹模块及电子设备,指纹模块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内,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指纹模块包括:第二显示模组和指纹模组,第二显示模组与第一显示模组拼接;第二屏幕模组用于独立显示,或作为第一显示模组的扩展屏,用于与第一显示模组组合显示;指纹模组设置于第二显示模组的下方,第二显示模组和指纹模组均与电子设备的处理单元电性连接;指纹模组用于采集指纹信息,还用于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发送至电子设备的处理单元,以使处理单元将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指纹模块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全面屏概念的流行,传统的正面电容指纹方案已经越来越影响手机等智能设备的外观。目前用于智能终端的指纹识别方案有硬质盖板和涂覆方案。其中,硬质盖板方案需要在防护盖板背面表面丝印厚度为30um左右的颜色油墨遮蔽层实现外观效果。涂覆方案将颜色层喷涂在芯片外表面,但由于硬度仅为2-3H,极易被刮花,影响指纹外观和识别功能。同时,丝印和涂覆工艺流程复杂,生产周期长,间接增加了成本。再者,两种工艺外观效果的单一性,固定性,限制了指纹和整机ID的设计空间,也无法与屏幕显示内容匹配,间接导致屏占比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模块及电子设备,将指纹模组具有显示功能,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幕占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指纹模块及电子设备,指纹模块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内,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块包括:第二显示模组和指纹模组,所述第二显示模组与第一显示模组拼接;所述第二屏幕模组用于独立显示,或作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的扩展屏,用于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组合显示;
所述指纹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下方,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和所述指纹模组均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指纹模组用于采集指纹信息,还用于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发送至电子设备的处理单元,以使所述处理单元将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识别。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第一显示模组、处理单元和如上述的指纹模块,所述指纹模块和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均安装在所述壳体中,且所述指纹模块的第二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拼接;所述第二屏幕模组用于独立显示,或作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的扩展屏,用于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组合显示。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屏幕模组包括第二显示模组和指纹模组,第二显示模组和第一显示模组拼接,可以作为扩展屏与第一显示模组组合显示或单独显示,而指纹模组设在第二显示模组下方,不对第二显示模组的显示区域进行遮挡,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均为屏幕显示部分,屏幕占比非常高,实现了带指纹模块的全面屏。
另外,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层、发光层和透明盖板;其中,所述显示层位于所述透明盖板和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指纹模组设置于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显示层的一侧。
另外,所述指纹模组包括: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贴合的指纹芯片;所述电路板用于与所述指纹芯片与所述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另外,所述指纹芯片包括:传感器和与所述传感器电性连接的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控制所述传感器采集指纹信息,还用于将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发送至电子设备的处理单元。
另外,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的任意位置开设通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嵌设在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契合;
或者,所述第一显示模组沿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任意一侧有部分内凹形成凹槽,所述第二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契合。第一显示模组与第二显示模组契合,可以组合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5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误触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