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装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5450.8 | 申请日: | 201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0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叶华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226;F16K1/48;F16K27/02;F16K3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250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装蝶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蝶阀,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快装蝶阀,包括上外壳、下外壳、蝶板组件、上轴组件、扳动杆和限制机构,本发明中的上外壳和下外壳便于分离,从而便于将蝶板组件拆下,当蝶板组件损坏时便于修理或者更换;蝶板组件的转动位置可以被锁定,防止阀门关闭时水压过大将阀门冲开,造成水流外泄。所述下外壳固定连接在上外壳的端,蝶板组件的上端与上外壳转动连接,蝶板组件的下端与下外壳转动连接,上轴组件固定连接在蝶板组件的上端,扳动杆固定连接在上轴组件的上端,限制机构的下端滑动连接在上外壳上,限制机构的中端插接在上轴组件上,限制机构的上端卡在扳动杆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蝶阀,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快装蝶阀。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201320461765.6的一种新型陶瓷蝶阀,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陶瓷蝶阀,旨在提供一种防腐效果好,密封性能强,拆装、维修方便,使命寿命长的陶瓷蝶阀,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蝶阀本体,所述蝶阀本体包括有阀体、阀杆以及蝶板,所述蝶板处于阀体内并与阀杆固定连接,所述阀体包括通道壁面,所述蝶板设有与阀体的相接触的圆环形的陶瓷密封件,所述蝶阀本体设有可拆卸的陶瓷片,所述陶瓷片包括阀体陶瓷片以及蝶板陶瓷片,所述阀体陶瓷片呈圆环状,阀体陶瓷片嵌套于阀体的通道壁面,通道壁面设有与阀体陶瓷片一端抵触连接的下端面,阀体上还设有抵触连接阀体陶瓷片另一端的圆环状盖板,所述盖板固定连接阀体,该实用新型适用于陶瓷蝶阀。但是该蝶阀不易拆卸,当蝶阀内部损坏时不易修理,直接更换阀门还会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装蝶阀,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的上外壳和下外壳便于分离,从而便于将蝶板组件拆下,当蝶板组件损坏时便于修理或者更换;蝶板组件的转动位置可以被锁定,防止阀门关闭时水压过大将阀门冲开,造成水流外泄。
本发明涉及一种蝶阀,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快装蝶阀,包括上外壳、下外壳、蝶板组件、上轴组件、扳动杆和限制机构,本发明中的上外壳和下外壳便于分离,从而便于将蝶板组件拆下,当蝶板组件损坏时便于修理或者更换;蝶板组件的转动位置可以被锁定,防止阀门关闭时水压过大将阀门冲开,造成水流外泄。
所述下外壳固定连接在上外壳的下端,蝶板组件的上端与上外壳转动连接,蝶板组件的下端与下外壳转动连接,上轴组件固定连接在蝶板组件的上端,扳动杆固定连接在上轴组件的上端,限制机构的下端滑动连接在上外壳上,限制机构的中端插接在上轴组件上,限制机构的上端卡在扳动杆上。
所述上外壳包括半圆筒壳I、上凸座、上压环、上密封圈、横轨道柱、紧固螺钉I、贴合板I、挡头I、内螺纹环I和限位板I,半圆筒壳I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贴合板I,半圆筒壳I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横轨道柱,横轨道柱的前端套接连接有挡头I,挡头I上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I,紧固螺钉I顶在横轨道柱上,半圆筒壳I的上端设置有上凸座,上凸座上设置有圆形通孔I,圆形通孔I贯穿半圆筒壳I和上凸座,上凸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密封圈,上密封圈位于圆形通孔I的上端,上压环压在上密封圈上,上压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上凸座上,半圆筒壳I内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环I,两个内螺纹环I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I。
所述下外壳包括半圆筒壳II、密封条、螺纹短柱、贴合板II、内螺纹环II、限位板II、下凸座、下密封圈和下压环,半圆筒壳II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贴合板II,两个贴合板II上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短柱,两个贴合板II的上端均粘接连接有密封条,半圆筒壳II内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环II,两个内螺纹环II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II,半圆筒壳II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凸座,下凸座上设置有圆形通孔II,圆形通孔II贯穿下凸座和半圆筒壳II,下凸座的下端粘接连接有下密封圈,下密封圈位于圆形通孔II的下端,下压环压在下密封圈上,下压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下凸座,两个螺纹短柱分别间隙配合插在两个贴合板I上,两个螺纹短柱的上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个螺母分别压在两个贴合板I的上端,两个贴合板I分别压在两个密封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叶华,未经张叶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54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胞共培养方法、装置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DIY型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