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轴油道孔去毛刺加工方法及刀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75424.5 | 申请日: | 2018-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5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臣;杨彬;赫明玖;孙炜;孙林德;谷韶刚;张希刚;张伟杰;周利;王大鹏;申旭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D79/04 | 分类号: | B23D79/04;B23Q11/1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 地址: | 11800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轴 油道孔去 毛刺 加工 方法 刀具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曲轴油道孔去毛刺加工方法及刀具,刀具的刃口背面设置喷口,所述喷口与压力液体源连通,自所述喷口喷出的液体对油道孔的内腔产生的压力的反作用力使得刀具贴紧毛刺;所述刀具由弹性刀杆与动力头连接;去毛刺刀具包括刃口,所述刃口的背部设置喷口,所述喷口通过弹性刀杆的中心孔与压力液体源连通,弹性刀杆与刀柄连接,所述刀柄与动力头固定。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有效的去除油道孔毛刺,提升了油道孔毛刺去除的稳定,避免了重复返工,提升了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清除毛刺的方法及工具。
背景技术
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5大核心部件之一,其质量的好坏,对发动机的性能及使用寿命是至关重要的。大家都知道,曲轴除了尺寸精度、粗糙度、表面硬度等要求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曲轴清洁度。曲轴清洁度的好坏,直接与发动机的油路是否畅通、运动副的润滑磨损情况密切相关。曲轴的清洁度不好,轻则损失零件,性能下降,重则造成发动机划瓦、抱瓦,甚至发动机报废。
而曲轴油道孔内相交位置处的毛刺是影响曲轴油孔清洁度的一项关键指标。油道孔相交处的毛刺与工件本体连接,似掉非掉,若不彻底清除干净,在以后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对于发动机而言,油道孔相交位置的毛刺去除干净尤其重要。
国内现行大多数企业油道孔加工方式为先钻直油孔,再钻斜油孔,而油道孔内部相交位置处毛刺的去除方法为,钻孔后使用硬质合金旋转锉插入到油孔内进行人工清除,然后使用风枪吹净孔内杂质,并使用内窥镜进行检测,如发现毛刺残留需要重新去除、清理,直至使用内窥镜检验确认无毛刺为止。表面上来看,此种方法操作简便易行,但是实际上的效果不尽人意;由于采用的旋转锉进行去毛刺,由于油道孔观察不直观,人工使用旋转锉的去除毛刺方法效果很不可靠;使用旋转锉去除油道孔毛刺,由于旋转锉的作用原理类似于切削原理,在实际中很容易出现毛刺的油道孔相交位置交替出现,需要反复去除才会将毛刺清除干净,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人工长时间作用后容易疲劳,不利于去毛刺质量的稳定保证。鉴于此问题,采取更可靠、更高效的方法对曲轴油道孔相交处毛刺的去除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除毛刺的方法及工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曲轴油道孔去毛刺加工方法,深入油道孔内的刀具贴紧毛刺并将毛刺清除;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的刃口背面设置喷口,所述喷口与压力液体源连通,自所述喷口喷出的液体对油道孔的内腔产生的压力的反作用力使得刀具贴紧毛刺;所述刀具由弹性刀杆与动力头连接。
油道孔相交角度大于60°的曲轴,采用内冷压力1.1-1.3Mpa,转速2400-2600r/min,进给量0.03-0.05mm/r,直接通过油道孔相交位置,将油道孔相交处的毛刺清除干净;油道孔相交角度小于60°的曲轴,针对油道孔相交处毛刺采用分段式去除的方式;去除油道孔相交位置钝角边处的毛刺,采用内冷压力1.1-1.3Mpa,转速2400-2600r/min,进给量0.03-0.05mm/r;去除油道孔相交位置锐角边处的毛刺,采用内冷压力1.7-1.9Mpa,转速9-11r/min,进给量0,停顿4-6秒。
另外一种方法是:清理交叉油道孔的毛刺时,所述刀具自交叉油道孔的中心位置向两侧开始清理。
所述动力头为钻油道孔的机床;所述压力液体源为所述机床的冷却系统。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一种曲轴油道孔去毛刺刀具,包括刃口,所述刃口的背部设置喷口,所述喷口通过弹性刀杆的中心孔与压力液体源连通,弹性刀杆与刀柄连接,所述刀柄与动力头固定。
所述喷口为多个,每个喷口设置调整环,所述调整环旋紧在喷口处的螺纹上,调整环的内径不等。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有效的去除油道孔毛刺,提升了油道孔毛刺去除的稳定,避免了重复返工,提升了加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54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的双杆刮刀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紧力可调的上下浮动式刮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