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水管道泄漏保护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75333.1 | 申请日: | 2018-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4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许久强;高丙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F17D5/00;F17D3/01;F17D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光明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水 管道 泄漏 保护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水管道泄漏保护系统,属于供水管道保护领域,其包括中央控制系统和管道控制系统,管道控制系统采集第一通水管路的流量、第二通水管路的流量、第一三通管三端的流量以及第二三通管三端的流量并发送给中央控制系统,管道控制系统根据中央控制系统输出的脉冲信号对供水管道的对应的管道段进行截流,中央控制系统接收管道控制系统输出的流量并对流量进行计算,中央控制系统判断发生泄漏的部分并向管道控制系统输出对应的脉冲信号,本发明具有在供水管道发生泄漏的时候能够自动对供水管道泄漏的部分进行截流,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水管道保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供水管道泄漏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各大工厂都具有自己独立的供水系统,由于工厂的供水量通常较大,所以很多工厂都采用深井水系统来进行供水,管道通常为地埋管道,一旦发生管道泄漏无法及时进行抢修,会产生更严重的生产问题。
如图1所示,现有一供水管道,供水管道包括进水管,进水管一端连通有第一三通管,第一三通管另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通水管路和第二通水管路,在第一通水管路和第二通水管路另一端共同连通有第二三通管,第二三通管连通有出水管。深井水由进水管流入供水管道,经过第一三通管流入第一通水管路和第二通水管路,工厂可由第一通水管路和第二通水管路连通其他管道,将水引导厂内使用。深井水在经过第一通水管路和第二通水管路后全部流入第二三通管,经过第二三通管流到出水管处,从出水管流出供水管道。
现有技术可参考申请公告号为CN10643917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长距离供水管道事故快速关阀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是在液压马达的一个支路上设置与液压马达转轴联动的阀门,液压管路的两个支路都连通时,此时液压管路总流量较大,液压马达输出的转速较大,阀门较快旋转,实现快速关闭阀门的目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方法难以解决因深井水管道泄漏爆破难以判断泄漏位置而造成的深井水全部中断事故,因为需要对供水管道具体泄漏的管道段进行截流,而现有技术难以对庞大的供水管道进行具体的分段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水管道泄漏保护系统,在供水管道发生泄漏的时候能够自动对供水管道泄漏的部分进行截流,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供水管道泄漏保护系统,包括中央控制系统和管道控制系统;
所述管道控制系统采集第一通水管路的流量、第二通水管路的流量、第一三通管三端的流量以及第二三通管三端的流量并发送给中央控制系统,管道控制系统根据中央控制系统输出的脉冲信号对供水管道的对应的管道段进行截流;
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接收管道控制系统输出的流量并对流量进行计算,中央控制系统判断发生泄漏的部分并向管道控制系统输出对应的脉冲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供水管道发生泄漏的时候能够自动对供水管道泄漏的部分进行截流,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发生深井水全部中断等重大事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管道控制系统包括流量采集模块和阀控制模块;所述流量采集模块采集第一通水管路的流量、第二通水管路的流量、第一三通管三端的流量以及第二三通管三端的流量并发送给中央控制系统;
所述阀控制模块接收中央控制系统输出的脉冲信号并根据脉冲信号对第一通水管路、第二通水管路、第一三通管或第二三通管进行截流;
中央控制系统包括流量计算模块,流量计算模块接收流量采集模块输出的流量并根据流量计算出发生泄漏的部分,根据发生泄漏的部分输出脉冲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管道控制系统针对供水管路进行流量采集和控制,实现方式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53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