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灵芝不脱袋栽培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575004.7 申请日: 2018-12-21
公开(公告)号: CN109548560B 公开(公告)日: 2021-03-23
发明(设计)人: 谭贻;唐传红;张劲松;刘艳芳;张赫男;周帅;吴迪;汪雯翰;冯杰;颜梦秋;张忠;杨焱;唐庆九;庄海宁;王金艳;贾薇;刘方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A01G18/20;A01G18/70
代理公司: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代理人: 张竹梅
地址: 201106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灵芝 不脱袋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不脱袋覆土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栽培场地的选择、栽培基质的选择、优质灵芝菌种的挑选、菌棒的制作、不脱袋覆土栽培、孢子粉的采集、灵芝生长发育中后期菌棒的注水保湿、灵芝和孢子粉的采收。本发明的灵芝不脱袋覆土栽培方法可以连续三年以上在同一地块进行灵芝栽培,且灵芝和孢子粉产量没有明显变化,能够较好地缓解甚至消除连作障碍对灵芝栽培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有效提高灵芝中多糖和三萜类物质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药用菌栽培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灵芝不脱袋覆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灵芝是极具传奇色彩的药用真菌,被《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列为上品,是滋补强身、扶正培本的珍贵中药,有久服轻身延年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已证明灵芝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保肝、镇静安神、降血压等多种生物功效。目前,其已被《中国药典》、《美国草药药典与治疗概要》(American Herbal Pharmacopoeia and TherapeuticCompendium)等收录,这表明灵芝的药用价值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认同。随着药食同源、健康养生的观念日益为大众所接受,灵芝作为“有病治病、无病养生”的主要的中药之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食用。现在我国灵芝产业的年产值达150亿元;人口不到5000万的韩国灵芝的年消费量也达到4500吨。

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灵芝的栽培规模也随之扩大。其中,绝大部分为菌棒覆土栽培。覆土栽培有脱袋和半脱袋两种形式。因此,菌棒在覆土栽培中都会和土壤充分接触。土壤中承载着一些残留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及一些其他的有害微生物等。研究表明,食药用真菌均具有从土壤和栽培基质中转移、吸附重金属的特性。因此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理化特性和功能上的变化,其中的微生物活动即会受限,有害物质或其下游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并通过“土壤→植物(或食用真菌)→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危及健康。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灵芝的栽培及其生长发育过程伴随的虫害问题。一些研究表明,土壤中存在螨类、白蚁类等害虫喜食灵芝菌棒(菌丝体),对灵芝栽培造成很大影响。一旦这类虫害严重,种植户就会施用一些诸如三氯杀螨醇之类的毒性强、残留期较长的农药,给食品安全带来较大风险。因此,目前的灵芝栽培方式使得灵芝原料及其产品面临着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的风险。

研究表明灵芝栽培上存在连作障碍现象,即连续在同一地块上栽培灵芝,灵芝的产量和品质均会出现显著下降。因而,种植户几乎每年都要努力寻找新地块来栽培灵芝。这就造成了土地及其上建立的大棚等栽培设施利用效率极其低下,相应地增加了生产成本。

目前,也有一些针对灵芝栽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探索和尝试,比如有些机构或个人利用水泥将栽培灵芝的场所进行固化,隔离菌棒和下面的土壤,从别处运来新土进行灵芝栽培,希望通过频繁更换土来减轻灵芝的连作障碍效应。这种方法也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频繁更换土需要有广泛来源,同时这些土是否适合灵芝栽培;二是对这些基本为农业用地进行固化,会完全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造成这块土地将来无法进行其他农作物生产。还有一些企业期望利用工厂化来实现灵芝栽培,但是从实践结果来看,目前效果非常不好。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生产成本过高;另一个是生产中还存在目前一些技术难题。

基于上述,为了获得食用安全的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同时为了减轻甚至消除连作障碍对灵芝产业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生产成本,需要开发出一种新的灵芝栽培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芝不脱袋覆土栽培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栽培场地的选择、灵芝栽培基质的选择、优质灵芝菌种的挑选、灵芝菌棒的制作、灵芝不脱袋覆土栽培、灵芝孢子粉的采集、灵芝生长发育中后期菌棒的注水保湿、灵芝和孢子粉的采收;

其中灵芝栽培基质为木段和木屑培养料;

其中木段为小木段(13-16cm);培养料选择木屑培养料使用时加水使含水量为7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50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