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瞳孔信息的人脸识别方法、系统和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74808.5 | 申请日: | 2018-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8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贤聪;李成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南路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瞳孔 人脸图像 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系统 摄像头 活体人脸 人脸信息 预先存储 人脸 光源 图像 人脸识别技术 摄像头拍摄 系统和设备 光源照射 活体识别 人脸模板 有效解决 拍摄 检测 预设 指令 响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瞳孔信息的人脸识别方法,包括:响应人脸识别指令时,检测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内是否存在人脸;当检测到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存在人脸时,开启光源,以使光源照射至人脸上;在开启光源的同时获取摄像头拍摄的预设数量张人脸图像,并提取每一所述人脸图像中的瞳孔信息;按照预先存储的瞳孔大小阈值对瞳孔信息进行活体识别,判断当前获取的人脸图像是否为活体人脸图像;当人脸图像为活体人脸图像时,提取人脸图像的人脸信息,根据预先存储的人脸模板对人脸信息进行人脸识别。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基于瞳孔信息的人脸识别系统和设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有效解决人脸识别系统的误识和拒识现象,提高人脸识别技术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瞳孔信息的人脸识别方法、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生物识别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智能终端上,如手机上的指纹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等,还有一些生物识别技术也逐步被应用,如指静脉识别技术被应用到门禁系统等。随着在实际应用的不断推广,人脸识别系统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比如,人脸特征具有可变性,如各种附加物,人脸表情的变化等,而这些变化在实际应用中都可能导致人脸识别系统发生拒识现象。虽然嵌入式人脸识别系统通常在录入人脸模板时,通过提示远、近、抬头、转头等信息采集人脸多方位特征,有利于提高识别成功率,但这仍不足以降低由于人脸特征变化造成的拒识概率。另外,还有不法者利用因人脸特征的可变性而造成人脸识别系统拒识的原理,采用照片、视频等资源来破解人脸识别技术,从而导致人脸识别系统的误识,人脸识别技术的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瞳孔信息的人脸识别方法、系统和设备,能有效解决人脸识别系统的误识和拒识现象,提高人脸识别技术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瞳孔信息的人脸识别方法,包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瞳孔信息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在响应人脸识别指令时,检测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内是否存在人脸,并当检测到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存在人脸时,开启光源;然后在开启光源的同时获取所述摄像头拍摄的预设数量张人脸图像,并提取每一所述人脸图像中的瞳孔信息,并按照预先存储的瞳孔大小阈值对所述瞳孔信息进行活体识别;最后当所述人脸图像为活体人脸图像时,提取所述人脸图像的人脸信息,根据预先存储的人脸模板对所述人脸信息进行人脸识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人脸特征具有可变性,可能导致人脸识别系统发生拒识现象,同时利用因人脸特征的可变性而造成人脸识别系统拒识的原理,采用照片、视频等资源来破解人脸识别技术,从而导致人脸识别系统的误识,人脸识别技术的可靠性降低的问题,能有效解决人脸识别系统的误识和拒识现象,提高人脸识别技术的可靠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提取每一所述人脸图像中的瞳孔信息,包括:
提取每一所述人脸图像中的左瞳孔直径,并提取每一所述人脸图像中的右瞳孔直径;
获取每一所述人脸图像中的左瞳孔直径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并获取每一所述人脸图像中的右瞳孔直径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取所述左瞳孔直径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和所述右瞳孔直径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中的最大值为所述瞳孔信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按照预先存储的瞳孔大小阈值对所述瞳孔信息进行活体识别,判断当前获取的所述人脸图像是否为活体人脸图像,包括:
判断所述瞳孔信息是否大于预先存储的瞳孔大小阈值;
若是,则判定当前获取的所述人脸图像为活体人脸图像;若否,则判定当前获取的所述人脸图像为非活体人脸图像。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根据预先存储的人脸模板对所述人脸信息进行人脸识别,包括:
若所述人脸信息与所述人脸模板的匹配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匹配值,则判定人脸识别成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普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48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