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跟踪对抗射击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4261.9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3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缪文南;朱俊杰;原智键;李柱明;陆兆基;陈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1/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刘羽波;资凯亮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跟踪 对抗 射击 机器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一种智能跟踪对抗射击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的主控芯片、摄像头、接收器、全向轮平台和舵机云台;通过确认是否瞄准目标、调整目标至被精准瞄准以及控制全向轮平台和舵机云台转向移动来实现对智能跟踪对抗射击机器人的控制。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跟踪对抗射击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实现了精准智能跟踪并对其进行智能操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跟踪对抗射击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与进步,机器人越来越多的走进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游戏娱乐还是用于军事作战方面,智能跟踪对抗射击机器人也逐渐变得重要起来,实现智能跟踪并操控机器人对跟踪目标进行射击是该机器人的重要实现课题,其中,如何实现精准智能跟踪并进行操控是该机器人研究课题的一大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智能跟踪对抗射击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实现了精准智能跟踪并对其进行智能操控的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跟踪对抗射击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包括机器人本体、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的主控芯片、摄像头、接收器、全向轮平台和舵机云台;
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主控芯片首先检测机器人的串口,判断是否检测到串口,若未检测到串口,则机器人进入TLD演示状态;若检测到串口,则对串口进行初始化;
步骤B:接收器开启机器人的摄像头并显示出图像信息,等待特征框圈取图像信息中需要瞄准的目标,目标选择完毕后判断该特征框是否符合预设的最小框数值,若不符合则重新圈取,若符合则返回一个跟踪框,根据跟踪框判断目标是否被精确瞄准,若没有被精确瞄准则移动跟踪框直至目标被精确瞄准;
步骤C:目标被瞄准后,主控芯片初始化单片机系统时钟,配置定时器定时系数;初始化成功后,检测机器人的外设连接是否成功,若连接失败则通过蓝牙串口发送设备错误信息,若连接成功则等待外部命令;
步骤D:主控芯片接受外部命令,并判断外部命令是全向轮平台控制命令还是舵机云台控制命令,若是外部命令为全向轮平台控制命令,则操控全向轮平台移动,反之则操控舵机云台移动。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B中,根据跟踪框判断目标是否被精确瞄准需要判断目标是否在跟踪框的正中心,判断目标是否在跟踪框的正中心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B1:首先获取跟踪框的长和宽,根据公式一和公式二计算跟踪框的中点坐标(X,Y);
公式一:
公式二:
在公式一和公式二中:
X表示跟踪框的中点的x轴坐标值;
box.x表示跟踪框左上角顶点的x轴坐标值;
box.weight表示跟踪框的宽度;
Y表示跟踪框的中点的y轴坐标值;
box.y表示跟踪框左上角顶点的y轴坐标值;
box.height表示跟踪框的长度;
步骤B2:根据步骤B1中得到的跟踪框的中点(X,Y),判断目标坐标是否与中点坐标(X,Y)重合,若重合,则打开射击标志位,并发送信号给下位机;若不重合,则对目标进行方位判定,计算目标坐标与跟踪框中点坐标(X,Y)的偏移量,根据偏移量调整目标坐标与跟踪框中点坐标(X,Y)重合;
所述机器人本体还包括下位机;
在所述步骤B2中,对目标进行方位判定,计算偏移量调整目标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42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