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压析外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73342.7 | 申请日: | 2018-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8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鹏;韩盈芝;钮博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如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51/00 | 分类号: | C08F251/00;C08F226/02;C08L27/06;C08L51/06;C08K5/5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润滑剂 聚烯烃蜡 塑化 分步反应 烯丙基脲 外润滑 无压 制备 延迟 应用 加工 发现 | ||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聚烯烃蜡外润滑剂的技术问题,以此增强PVC加工时外润滑剂的使用效果,同时还能解决PVC加工过程中与外润滑剂相关的压析现象。对此,本发明公开一种外润滑剂,由现有常用聚烯烃蜡外润滑剂和烯丙基脲作为原料,经特定工艺分步反应制得。通过应用本发明制得的外润滑剂,发现其在PVC加工过程中能有效延迟塑化,外润滑功能强大。而且应用了本发明所提供外润滑剂的PVC在加工过程中不出现与外润滑剂相关的压析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氯乙烯加工用无压析外润滑剂。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是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通用塑料,因其具有价格低廉、耐腐蚀、难燃等优越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包装、通讯、化工等行业。但是PVC极性很强,其各层结构单元之间以及它们与加工设备间均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导致加工时熔体粘度高、物料间以及物料与设备间摩擦力大粘附严重。这些加工问题和热不稳定性都使PVC非常难热塑加工。因此PVC在加工时必须加入合适的润滑剂。一般PVC润滑剂分为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其中外润滑剂是指在加工过程中聚集在树脂表面,在树脂和设备界面处形成一个润滑剂分子层,可以降低树脂与设备间的摩擦力,防止其粘附与机械表面。然而目前常用的聚烯烃类外润滑剂在PVC加工时,经常会出现压析现象,即所用润滑剂的含量超过其在PVC基体中的溶解度而迁移到表面的现象,通常该过程都会带出颜料或填料等而在加工物表面沉积。压析会造成制品表面缺陷,严重时会使制品直接报废,另一方面,压析造成的沉积物较难清除,耗费大量劳力和时间,增加成本,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滑性能良好并且在PVC加工时无压析现象的外润滑剂。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加以实现:
一种无压析外润滑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一定量烯丙基脲和一定量过氧化物引发剂分别溶解于少量丙酮溶液中,再将两者混合均匀后待用;
(2)在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聚烯烃蜡,将其熔融后保持在指定温度,然后开始往反应釜中通氮气,等完全将反应釜中空气赶出后,开始滴加混合溶液;
(3)滴加完毕后,再在该指定温度下反应一小时,此过程继续用氮气保护,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100℃左右时,将产物倒入盛有冷水的容器中,并剧烈搅拌,过滤得粗产品;
(4)取粗产品,加入二甲苯,加热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丙酮有白色沉淀析出,抽滤后用丙酮洗涤滤饼3次,90℃烘干得产物。
所述过氧化物引发剂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十二碳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苯甲酸叔丁酯、异丙苯过氧化氢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所述聚烯烃蜡是聚乙烯蜡、聚丙烯蜡、石蜡和费托蜡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所述的反应物原料用量如下:烯丙基脲用量为聚烯烃蜡质量的3%-6%;过氧化物引发剂用量为聚烯烃蜡质量的0.25%-0.5%。
所述步骤(2)和(3)中指定反应温度在120-160℃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如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如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3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