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电连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72888.0 | 申请日: | 2018-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9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实现;袁海林;袁其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66;H01R13/7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电 连接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供电连接装置,用于实现供电设备能够同时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供电,且不影响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控制模块;第一接口与第一设备连接,第二接口与第二设备连接,第三接口与供电设备连接;当供电设备接入第三接口时,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建立从第三接口到第一接口的第一供电路径以及从第三接口到第二接口的第二供电路径,以实现在第一设备接入第一接口时,供电设备通过第一供电路径对第一设备进行供电,在第二设备接入第二接口时,供电设备通过第二供电路径对第二设备进行供电。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1月0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811294881.7、发明名称为“一种VR显示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主设备通常作为双角色端(dual role port:DRP)设备,也就是说它既可以做源端(downstream facing port:DFP),也可以做从端(upstream facing port:UFP),也可以在DFP与UFP间动态切换,典型的DRP设备是智能终端、电脑、手机等,它们既可以作为被充电和被读数据的设备,也可以作为为其他设备提供电源的设备;从设备通常作为从端UFP设备,典型的从端设备是VR眼镜等,它们需要在主设备或者DFP设备中获取电源后才能开启工作,也可以接收数据;DFP设备可以提供电源电压VBUS也可以提供数据,典型的DFP设备是提供电源的充电器、电源适配器等;在主设备与从设备进行连接后,主设备通常作为数据通信主控(data role host:DRH),并且需要依靠内部的锂电池维持供电运作,还需要给从设备提供电源来维持从设备的运转,往往会引起大功率的消耗。
因此,为了减少主设备的功耗问题,现有技术是通过给从设备增加一个充电接口,专门用于给从设备进行充电。
然而,增加专门的充电接口用来给从设备进行充电,就需要专门增加一根充电线以及适配这个充电线的充电器,产生多余的设备导致用户体验不佳;虽然主设备不用给从设备进行供电,但是主设备通常只有一个外接接口,在连接从设备后没有额外接口用于充电,导致主设备自身的耗电依然存在,尤其在重载应用下续航时间下降明显。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连接装置,使得供电设备可以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充电,且不影响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即确保了第二设备的供电,又可以使第一设备也得到电量补充,从而提高了第一设备的续航能力。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供电连接装置,该供电连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控制模块;第一接口与第一设备连接,第二接口与第二设备连接,第三接口与供电设备连接;当供电设备接入第三接口时,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建立从第三接口到第一接口的第一供电路径以及从第三接口到第二接口的第二供电路径,以实现在第一设备接入第一接口时,供电设备通过第一供电路径对第一设备进行供电,在第二设备接入第二接口时,供电设备通过第二供电路径对第二设备进行供电。由上述第一方面可见,供电设备能够通过该供电连接装置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供电,确保了第二设备的供电,又可以使第一设备也得到电量补充,进而提高了第一设备的续航能力。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设备接入第一接口,且第三接口还未有供电设备接入时,则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建立从第一接口到第二接口的第三供电路径,以实现在第二设备接入第二接口时,第一设备通过第三供电路径为第二设备供电。由此可以看出,在只有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接入该供电连接装置时,先需要第一设备为第二设备供电,确保第二设备的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28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DU会话的动态调整方法、装置
- 下一篇:低频电磁干扰屏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