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的碳钎维平板及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2770.8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7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胜;王嘉璐;房小告;解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凯新型复合材料(丹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3/08;B32B3/24;B32B3/06;B32B37/00;B32B37/12;B32B37/10;E04C2/3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杨俊达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碳钎维 平板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碳钎维平板,包括碳钎维平板本体,所述碳钎维平板本体包括若干组拼接板,所述拼接板包括碳纤维面板、中部碳纤维板、加强筋和底部碳纤维板,所述加强筋包括若干组横杆和若干组纵向板,所述纵向板的前后部设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上下端分别伸出纵向板的上下端面,所述横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方形开口通槽的左右侧壁的插接孔内,所述定位轴的上端插入至碳纤维面板的下端的定位孔,所述定位轴的下端插入至底部碳纤维板的上端的定位孔。本发明加强筋与碳纤维面板、中部碳纤维板和底部碳纤维板的连接牢固稳定,从而加强了拼接板的结构强度,进而使得碳钎维平板本体具有高强度,不会弯曲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强度的碳钎维平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的碳钎维平板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碳钎维平板在建筑装饰以及其他方向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但长时间使用会被环境影响其结构,导致其变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强度的碳钎维平板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的碳钎维平板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的碳钎维平板,包括碳钎维平板本体,所述碳钎维平板本体包括若干组拼接板,所述拼接板包括碳纤维面板、中部碳纤维板、加强筋和底部碳纤维板,所述加强筋包括若干组横杆和若干组纵向板,所述纵向板的前后部设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上下端分别伸出纵向板的上下端面,所述中部碳纤维板上设有方形开口通槽,所述横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方形开口通槽的左右侧壁的插接孔内,所述定位轴的上端插入至碳纤维面板的下端的定位孔,所述定位轴的下端插入至底部碳纤维板的上端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横杆设有四组,所述纵向板设有三组,所述纵向板焊接于横杆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横杆之间为平行设置,所述纵向板之间也为平行设置,所述横杆与纵向板互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所述中部碳纤维板通过胶水粘结于碳纤维面板和底部碳纤维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拼接板通过中部碳纤维板的后部伸出形成拼接凸起部,所述拼接板通过中部碳纤维板的前部回缩形成拼接卡接槽,若干组所述拼接板的拼接凸起部插入至相邻所述拼接板的拼接卡接槽内形成碳钎维平板本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的碳钎维平板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横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至方形开口通槽的左右侧壁的插接孔内,然后将纵向板焊接于横杆的底部;
S2、将中部碳纤维板通过胶水粘结于底部碳纤维板的上端,使得定位轴的下端插入至底部碳纤维板的上端的定位孔,
S3、将碳纤维面板通过胶水粘结于中部碳纤维板的上端,使得定位轴的上端插入至碳纤维面板的下端的定位孔,然后将碳纤维面板、中部碳纤维板和底部碳纤维板压紧,直至胶水将碳纤维面板、中部碳纤维板和底部碳纤维板完全粘结住;
S4、最后将若干组拼接板的拼接凸起部插入至相邻的拼接板的拼接卡接槽内形成碳钎维平板本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强度的碳钎维平板及其加工工艺,本发明通过将横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至方形开口通槽的左右侧壁的插接孔内,然后将纵向板焊接于横杆的底部,中部碳纤维板通过胶水粘结于底部碳纤维板的上端,使得定位轴的下端插入至底部碳纤维板的上端的定位孔,碳纤维面板通过胶水粘结于中部碳纤维板的上端,使得定位轴的上端插入至碳纤维面板的下端的定位孔,使得加强筋与碳纤维面板、中部碳纤维板和底部碳纤维板的连接牢固稳定,从而加强了拼接板的结构强度,进而使得碳钎维平板本体具有高强度,不会弯曲变形。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凯新型复合材料(丹阳)有限公司,未经西凯新型复合材料(丹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27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