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瓶液量检测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2576.X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9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储华俊;张祥贺;闫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21/76;G01N21/01;G01F23/263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马刚强 |
地址: | 215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瓶液量 检测 系统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液瓶液量检测系统及其应用方法,能够基于电容检测原理进行容器内的液量检测,底物瓶内装配陶瓷材质包裹的探针作为电极,瓶底部安装金属板作为另一电极,电极连接至压控振荡器作为振荡电容输入,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端连接施密特触发器对电容变化信号的波形进行整形,整形后的波形作为定时器外部时钟源,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定时器值,计算出单位时间内脉冲频率;统计出有液和无液状态下脉冲频率,即可选取合理频率作为判断阈值;之后,当频率超出阈值时即判定容器内无液,执行相应告警提示等流程,避免对底物液的液量状态监控不到位的情况,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适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液瓶液量检测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医学领域最为普遍使用的诊断方法——体外诊断,是指采集人体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进行化学成分或者化学反应分析,从而判断人体病变,如化学发光分析法、分子诊断。这些诊断方法,均采用自动或者半自动仪器进行加样,分析,并给出诊断报告。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底物液为化学反应提供了反应环境和催化剂,底物液的液量状态监控能有效保证反应条件的充分,获得正确的测试结果,相应的,一旦对底物液的液量状态监控不到位,则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液瓶液量检测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旨在保证对底物液的液量状态监控到位。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液瓶液量检测系统,包括容器、探针、金属板、压控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定时器、MCU模块,其中:
探针作为第一电极设置于容器内部,金属板作为第二电极安装于容器底部;
探针、金属板分别与压控振荡器连接,压控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定时器、MCU模块顺序连接;
压控振荡器通过探针、金属板监测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输出电容变化信号到施密特触发器;
施密特触发器对电容变化信号的波形进行整形并将整形后的电容变化信号发送到定时器;
定时器将整形后的电容变化信号作为外部时钟源,输出定时器值到MCU模块;
MCU模块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定时器值,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电容变化信号的脉冲频率;统计容器在有液和无液状态下的电容变化信号的脉冲频率,选取频率阈值;当电容变化信号的脉冲频率大于频率阈值时,判定容器内无液。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与MCU模块连接的报警模块;
MCU模块判定容器内无液时,通过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电容C9、电容C10、振荡电阻R7;
压控振荡器设置有VCC端、VCOIN端、VCOOUT端、C1A端、C1B端、R1端、INH端、GND端;
探针与C1A端连接,金属板与C1B端连接;
VCC端与电源端连接,VCOIN端与电源端连接,VCOOUT端与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R1端与R7的第一端连接,C1A端与C10的第一端连接,C1B端与C9的第二端连接;
R7的第二端接地;
C9的第一端与C10的第一端连接;
C10的第二端接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电容C11、电容C12;
C11的第一端与电源端连接,C11的第二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25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疫亲和柱操作装置
- 下一篇:检测试剂盒及血液样本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