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象的电磁兼容建模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71165.9 | 申请日: | 2018-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4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 发明(设计)人: | 童心;王显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云晓;王宝筠 |
| 地址: | 10002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象 电磁 兼容 建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象的电磁兼容建模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把待建模对象分解为电气连接和P个组件单元;将每个组件单元由体结构转换为由无厚度的表面组成的面结构,转换后的组件单元作为目标组件单元;确定每个目标组件单元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单元平面,并通过每个目标组件单元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单元平面构建每个组件的组件模型;构建电气连接的等效电路模型,作为电气连接的模型;组合所有组件单元的组件模型和电气连接的模型,组合后的模型作为待建模对象的电磁兼容仿真模型。本发明提供的对象的电磁兼容建模方法及装置能够确保仿真计算的准确性,还能提升仿真计算效率,并且建模过程的执行较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合实际工程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兼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象的电磁兼容建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建模仿真进行电磁兼容分析,是电子电气系统电磁兼容设计的发展趋势。电磁兼容建模仿真可以获得量化的分析结果,并在设计前期对电磁兼容风险进行评估,定位风险的原因,因此,其在工程开发中有重要的意义。
电磁兼容建模仿真的实施包括模型和算法两个方面。目前电磁兼容仿真的算法已经较为成熟,如时域算法中的有限积分法(Finite Integration Technique,FIT)、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in Time Domain,FDTD),频域算法中的矩量法(Method ofMoments,MoM)、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等。
然而,如何把电子电气系统的结构建立为结果准确并且计算量在工程上具备可实施性的模型,一直是电磁兼容建模仿真在工程实践中的难点,其成为了电磁兼容建模仿真工程应用的限制因素。可以理解的是,实际产品往往带有精细的结构,特别是对于汽车、飞机、机车等尺寸较大且较复杂的结构,电磁兼容建模要在计算精度和准确性之间取得平衡更加困难,目前尚不存在合理、有效的电磁兼容建模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对象的电磁兼容建模方法及装置,用以合理、有效地对待建模对象的电磁兼容进行建模,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对象的电磁兼容建模方法,包括:
把待建模对象分解为电气连接和P个组件单元,任一组件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组件,其中,P根据所述待建模对象的结构确定;
将每个组件单元由体结构转换为由无厚度的表面组成的面结构,转换后的组件单元作为目标组件单元;
确定每个目标组件单元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单元平面,并通过每个目标组件单元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单元平面构建每个目标组件单元的组件模型,其中,一个目标组件单元所在的三维空间划分为R个单元格,单元格的尺寸基于需要关注的电磁兼容问题的最高频率设定,一个目标单元平面为内部存在需要建模的组件片段的一单元格上定义的Q个单元平面中的一个单元平面,一单元平面对应一组件片段,其中,R基于对应的目标组件单元所在的三维空间的大小和单元格的尺寸确定,Q为一预设的、大于1的固定值;
构建所述电气连接的等效电路模型,作为所述电气连接的模型;
组合所有组件单元的组件模型和所述电气连接的模型,组合后的模型作为所述待建模对象的电磁兼容仿真模型。
可选的,所述确定每个目标组件单元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单元平面,包括:
针对任一目标组件单元:
将该目标组件单元所在的三维空间剖分为R个单元格;对于任一单元格,确定该单元格内是否存在需要建模的组件片段,若该单元格内存在需要建模的组件片段,则基于该单元格上定义的Q个单元平面分别与该单元格中组件片段的相关性,确定该单元格中组件片段对应的目标单元平面,以得到该目标组件单元的所有组件片段分别对应的目标单元平面,作为该目标组件单元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单元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11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