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替极永磁偏置无轴承双凸极电机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0463.6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2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于立;张卓然;施于柯;孙林楠;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14 | 分类号: | H02K1/14;H02K1/17;H02K1/24;H02K3/18;H02K3/20;H02K3/28;H02K11/21;H02P25/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替 永磁 偏置 轴承 双凸极 电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交替极永磁偏置无轴承双凸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铁心(1)、转子铁心(2)、永磁体(3)、电枢绕组(4)和悬浮绕组,所述悬浮绕组包括:第一悬浮绕组(5)和第二悬浮绕组(6);
转子铁心(2)由转子极(2-1)构成,转子铁心(2)为凸极结构;
所述电机的定子,由定子铁心(1)和永磁体(3)构成,定子铁心(1)由定子极(1-1)构成,定子铁心(1)为凸极结构;
对于每一个定子极(1-1):
面向气隙表面的中间部位,按照逆时针方向至面向所述气隙表面的边缘部位开槽;
每一个定子极(1-1)的开槽内贴有一个永磁体(3),每个永磁体(3)面向所述气隙表面的极性相同;
每一个定子极(1-1)上绕有电枢线圈,电枢线圈依次串联构成电枢绕组(4),电枢绕组(4)与外部主电路连接;
每三个依次排列的定子极为一组并绕有一套悬浮线圈,且每套悬浮线圈都采用相同的绕向与绕制方式;
定子极(1-1)的数目为12n,转子极(2-1)数目为16n,n为正整数;
每套悬浮线圈共有两个连接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空间径向相对的两套悬浮线圈为同一组,共两组,分别为第一悬浮绕组(5)和第二悬浮绕组(6),其中第一悬浮绕组(5)内的第一套悬浮线圈的第一连接端作为第一悬浮绕组(5)的第一出线端(SX+),所述第一悬浮绕组(5)内的第一套悬浮线圈第二连接端与第一悬浮绕组(5)内的第二套悬浮线圈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第一悬浮绕组(5)内的第二套悬浮线圈的第一连接端作为第一悬浮绕组(5)的第二出线端(SX-);
按照与第一悬浮绕组(5)同样的构成方式,构成第二悬浮绕组(6)和第二悬浮绕组(6)的第一出线端(SY+)和第二出线端(SY-);
第一悬浮绕组(5)的出线端和第二悬浮绕组(6)的出线端分别与外部的第一悬浮控制电路(9)和第二悬浮控制电路(10)连接;
所述外部主电路为全桥逆变电路,其中,所述电枢线圈依次串联指的是:一个定子极(1-1)的电枢线圈与另一个定子极(1-1)的电枢线圈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极永磁偏置无轴承双凸极电机,其特征在于,转子铁心(2)位于定子铁心(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极永磁偏置无轴承双凸极电机,其特征在于,转子铁心(2)位于定子铁心(1)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极永磁偏置无轴承双凸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浮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悬浮控制电路为全桥逆变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极永磁偏置无轴承双凸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主电路为全桥逆变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04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磁性修改区域的电机
- 下一篇:一种电动压缩机电机定子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