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充电装置及手机保护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69798.6 | 申请日: | 2018-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7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叶永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唛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 地址: | 4012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充电 装置 保护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手机充电装置及手机保护壳,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与一触控面板电连接;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为处理模块供电;USB母口,所述USB母口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接入适配器;USB公头,所述USB公头用于与手机连接,通过所述USB公头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以实现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手机进行USB通信以及对所述手机进行充电。本发明实现了充电电路的自由切换功能,可不影响外部电路充电,通过USB母头插入外部适配器就能切换到外部充电电路,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充电装置及手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目前的智能手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近乎每个人手中都具备一个智能手机,而在智能手机使用中,其智能性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目前的智能手机均存在一个极大的缺点,即智能手机的电池使用时间短,需要反复的充电,即一天内需要进行至少一次的充电,这样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而对于一些智能手机而言,其电池的使用时间更是较短,甚者一天内需要两次以上的充电。
在传统技术中,通常的手机壳基本不具备充电功能,即使具备充电功能,其在给手机进行充电的时候,也不能实现外部充电电路以及内部充电电路的自由切换,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充电电路自由切换的手机充电装置及手机保护壳。
一种手机充电装置,所述手机充电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与一触控面板电连接;
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为处理模块供电;
USB母口,所述USB母口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接入适配器;
USB公头,所述USB公头用于与手机连接,通过所述USB公头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以实现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手机进行USB通信以及对所述手机进行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引脚PA0、引脚PA1、引脚PA2、引脚PA3、引脚D-以及引脚D+;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通过所述引脚D-以及引脚D+与所述手机进行USB通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脚PA3与一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USB公头连接;所述NMOS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并联有一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PMOS管以及第二POMS管;
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级与所述引脚PA0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级连接;
所述第二三级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的源极和栅极连接;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级与所述引脚PA1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的源极和栅极连接;
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级与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SB母口与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SDA接口和SCL接口,所述处理模块通过所述SDA接口和SCL与所述触控面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入电压的范围:3.3-12V;输出的电压为3.3V。
一种手机保护壳,所述手机保护壳包括:手机保护壳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上的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充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唛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唛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9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停电续航的枪机电源
- 下一篇:一种电池过放电警示方法、装置、电池及飞行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