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反抛功能的遥控灭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69486.5 | 申请日: | 2018-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8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稂文军;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捷(南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19/00 | 分类号: | A62C19/00;A62C3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奇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3 | 代理人: | 贺心韬 |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遥控 灭火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反抛功能的遥控灭火装置,属于消防特种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灭火剂存贮装置、控制模块、抛射装置、推板、击发装置、上壳体、下壳体和强力双面粘,还包括发射模块。灭火剂存贮装置用以提供灭火所需物质,控制模块接收发射模块发送的指令信息后,启动抛射装置,抛射装置用以推动灭火剂存贮装置和分散装置,击发装置用以感受撞击并将灭火剂存贮装置在空中分散,上壳体和下壳体外形构成圆形,为灭火球提供强度保护,强力双面粘快速稳定灭火球的姿态,本发明可远程操控,且整体结构具有不倒翁特性,在火场环境下,能使得灭火剂贮存装置在空中有效弥散,具有较好的灭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反抛功能的遥控灭火装置,属于消防特种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高层建筑不断涌现,现代化的建筑规模大、标准高、人员密集、设备众多。但高楼火灾事故也随之上升。目前的消防灭火装备能力与高层建筑的发展严重失衡。消防灭火装备的机动性差,加之周边环境影响等诸多因素,已经成为制约高楼火灾有效扑救的致命缺陷。
目前,对于灭火装置的安全性和灭火效果的设计成为重中之重,球形灭火装置适用于人员难以接近的火灾场合,具有简单、安全的灭火特点。
目前国内外球形灭火装置的触发方式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触发方式采用延时触发原理,投掷前,将起爆系统的保险装置解除,起爆控制装置开始计时,计时长度一般在设计时就会相应确定,在计时结束后爆炸进行灭火。被动触发方式采用撞击触发原理,灭火装置达到落点后,触发爆炸进行灭火。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触发,在实际运用中都存在不足。目前市面上研制的灭火装置都是在地面作用,受地形等因素限制,灭火效果不佳,无法实现大范围的灭火;且灭火装置多是用火药绳引燃,火药绳的燃烧时间散布范围大,容易出现灭火装置未达到火场中,在火场外围即作用的情况。
通常发生火灾时,火势都是向上运动的,而一般的灭火装置扔进建筑物后,只能扑灭地面的火焰,而难以有效扑灭地面以上或墙壁以及天花板上的火源,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且灭火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反抛功能的遥控灭火装置,该灭火球可遥控发送动作指令,且可在空中作用,使得灭火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尤其适用于复杂的室内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反抛功能的遥控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火剂存贮装置、控制模块、抛射装置、推板、击发装置、上壳体、下壳体、强力双面粘,还包括发射模块;
所述灭火剂存贮装置用以提供灭火所需物质,包括超细干粉和基于3D打印技术制作的内部镂空的腔室,腔室材料为塑料材料,采用超细干粉作为灭火剂,是因为其灭火速率是水系列灭火剂的40倍以上,灭火效率是普通干粉灭火剂的6~10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灭火效果,采用基于3D打印技术制作的内部镂空的腔室,且腔室材料为塑料材料,是因为3D打印技术是材料堆叠的方式制作零件,内部可以中空,如果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式,则需要加工腔室的腔体和腔盖,还要加工螺纹或螺钉孔,实现腔体和腔盖的连接,而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一个内部镂空的腔室就可以等效传统的腔体和腔盖,腔室3D打印完成后,只需开一个小孔,方便往腔室内部注入超细干粉即可,腔室材料选用塑料材料,便于分散装置爆炸后将超细干粉和腔室炸开,有利于超细干粉分散。
所述控制模块由信息处理模块、纽扣锂电池、接收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本体构成,纽扣锂电池用环氧灌注胶灌封在本体内,为信息处理模块、接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供电,当接收模块接收到发射模块发送的启动指令后,接收模块将信息传递给信息处理模块,同时当温度传感器感受到外界温度较高时,温度传感器将信息传输给信息处理模块,在上述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条件下,信息处理模块启动点火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捷(南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捷(南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94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