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苹果蠹蛾特异性SS-COII引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8937.3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7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芬;张正坤;王玉生;刘万学;郭建洋;万方浩;张毅波;张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信智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37 | 代理人: | 刘静荣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苹果蠹蛾 特异性 ss coii 引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苹果蠹蛾特异性SS‑COII引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特异性引物只对苹果蠹蛾具有扩增能力,扩增产物大小为262bp,对单粒卵及成虫残体亦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本发明提高了苹果蠹蛾检测的准确性,节约了检测时间,适宜以试剂盒的形式在进境植物检疫、国内植物检疫和田间防治中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苹果蠹蛾特异性SS-COII引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别称苹果小卷蛾、苹果食心虫,属鱗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小卷蛾亚科Olethreutinae、小卷蛾属Cydia,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被列为世界仁果类水果最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和对内检疫对象。苹果蠹蛾的寄主范围广泛,因此,加强对苹果蠹蛾的监测检测,是保障水果产业以及干果/坚果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苹果蠹蛾幼虫为钻蛀型昆虫,常隐蔽发生,尤其在发生初期很难及早发现,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的难度大,准确性低,加强检疫和监测必需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的分子检测方法。目前国际上用于苹果蠹蛾鉴定的方法主要有:1)形态特征鉴定;2)PCR技术等。但目前国内针对苹果蠹蛾尚没有标准的检测方法。
COI和COII技术曾用于鉴别苹果蠹蛾及其近缘种。mtDNA COI和mtDNA COII技术检测是利用通用型的引物,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对目标DNA进行体外扩增,然后将PCR产物回收、纯化、测序,根据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构建来判断检测结果。而靶标种特异性SS-COII PCR检测技术是在mtDNA COII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异序列扩增区域标记,是利用特异性的引物,根据预期DNA条带的有无及大小来判断检测结果,无需测序和序列比对,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简便且重现性好和稳定性强等优点。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依赖于数据库中已有的序列信息。目前,数据库中蛀果类害虫的已知COII序列较少,其中相关的物种数量仅为11种,加上香梨优斑螟Euzopherapyriella Yang、枇杷暗斑螟Euzophera bigella(Zeller)和3种未知的物种,现有所掌握的序列信息共16种。同时,分析显示,上述不同物种间的碱基序列的同源性比较高,难以找到靶向苹果蠹蛾的特异性区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对苹果蠹蛾特异性SS-COII引物。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苹果蠹蛾特异性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苹果蠹蛾检测试剂盒。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苹果蠹蛾特异性SS-COII引物,引物序列为:
CPZWF1:5′-ACCATCATTACGTTTATTATAC-3′;
CPZWR1:5′-AATTGTTCAGGAATGGATG-3′。
使用上述苹果蠹蛾特异性SS-COII引物扩增获得苹果蠹蛾特异性基因片段,其核苷酸序列为: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苹果蠹蛾特异性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上述苹果蠹蛾特异性SS-COII引物进行PCR扩增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苹果蠹蛾特异性检测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上述苹果蠹蛾特异性SS-COII引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检测准确性高,本发明的根据苹果蠹蛾种特异性SS-COII标记设计的引物CPZWF1和CPZWR1,在PCR快速检测苹果蠹蛾时,可扩增出262bp的片段,不仅对苹果蠹蛾的单头成虫、2-5龄幼虫可以进行检测,对于单粒卵和单头初孵幼虫也能准确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8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