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悬架用U型臂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8770.0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5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邓丽华;赵双;彭学民;桑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B60G1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韩后良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悬架 型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悬架用U型臂,所述U型臂为一由一对导向托臂以及连接两个导向托臂的扭力连接件共同形成的一U型结构,所述导向托臂的一端与悬架支架相连,另一端通过气囊与车架连接,在导向托臂的一端具有刚好容纳扭力连接件端部伸入的空腔A,在扭力连接件伸入导向托臂的端部具有一容纳第一固定件的空腔B,该第一固定件通过一具有螺纹段的锁紧件的螺纹配合实现扭力连接件与导向托臂的连接固定。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对于构成U型臂的导向托臂与扭力连接件之间的连接,采用先插接预连接,再利用固定件与锁紧件的配合锁紧的方式,确保了导向托臂与扭力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满足载荷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悬架,具体的说是一种空气悬架用U型臂。
背景技术
轻量化是全球车辆发展的必然趋势,“空气悬挂”以其优越的性能逐步替代钢板悬挂。空气悬架系统是流行于当今发达国家汽车行业的先进产品,在发达国家,100%的中型以上客车、40%以上的卡车、挂车和牵引车都用了空气悬挂系统,其最大的优点是:不仅可以提高乘员的乘坐舒适性,而且可以对道路起到保护作用。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空气悬挂系统使用量大幅增加。空气悬挂系统中压缩空气的用量相对较大,为了满足压缩空气的量,常需要增加储气罐的数量或体积,不但增加了车身的重量,提高了油耗,增加制动系统的重量和成本,而且极易受到储气筒布置空间的限制,布置困难。
因此,在专利CN207725169U中就提到了一种整体式U型臂空气悬挂装置,属于空气悬挂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筒横梁、U型臂、减震器和空气弹簧,U型臂一端安装减震器和空气弹簧,另一端通过两组U型臂支架安装储气筒横梁,储气筒横梁内侧连接V型推力杆。本实用新型改变现有空气悬挂的横梁结构,采用轻量化设计的储气筒式横梁,配有V型推力杆接口,储气筒本体不但具有储存压缩空气的作用,而且其较佳的强度使其能够兼具横梁的作用,平整的设计方便安装和搭载其他气路元件和连接部件;储气筒式横梁结构简单,不仅增加了储气筒容积,增大了车载压缩空气量,而且节约了储气筒和横梁的安装空间,并实现轻量化目的。
上述结构中,对于其U型臂的结构,在U型臂上需要安装气囊、悬架支架等部件,整个U型臂需要承担垂直向上的载荷,尤其是在导向臂与管梁的连接处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载荷,而上述专利中的U型臂结构中,对于导向臂与管梁之间采用的是直接焊接固定的方式,这样就容易导致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达不到要求,即不能满足所需要的载荷的要求,进而影响到整体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U型臂的载荷能力的空气悬架用U型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悬架用U型臂,空气悬架包括一车架,在车架的两侧均连接有悬架支架,其创新点在于:所述U型臂为一由一对导向托臂以及连接两个导向托臂的扭力连接件共同形成的一U型结构,所述导向托臂的一端与悬架支架相连,另一端通过气囊与车架连接,在导向托臂的一端具有刚好容纳扭力连接件端部伸入的空腔A,在扭力连接件伸入导向托臂的端部具有一容纳第一固定件的空腔B,该第一固定件通过一具有螺纹段的锁紧件的螺纹配合实现扭力连接件与导向托臂的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一内螺纹结构,通过锁紧件依次穿过导向托臂、扭力连接件后与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将第一固定件顶紧在扭力连接件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在扭力连接件的空腔中还具有一第二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位于第一固定件远离锁紧件的一侧,并由锁紧件推动顶紧在扭力连接件的内壁上,实现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相配合共同对扭力连接件内壁的相对的两个内侧面的顶紧。
进一步的,在第二固定件靠近第一固定件一侧的表面还具有一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为定位坑或定位盲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的同一侧分别伸出扭力连接件的空腔B的外侧,并连接在同一固定板上,从而使得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及固定板形成一个整体,且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留有缝隙,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扭力连接件的侧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8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汽车悬架防脱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悬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