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节电池管理保护芯片和多节电池管理保护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68699.6 | 申请日: | 2018-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0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贡;丁西仑;卢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奇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仕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7 | 代理人: | 吴圳添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节电池 管理保护芯片 输出引脚 充电 驱动 控制输入端 适配器识别 输出使能端 状态输出端 管理保护 寄存器 检测端 放电驱动 接地引脚 检测 | ||
1.一种多节电池管理保护芯片,包括:
接地引脚、充电驱动输出使能端、充电驱动输出引脚、放电驱动输出引脚和寄存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适配器识别单元,所述适配器识别单元包括控制输入端、检测端和状态输出端;
所述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驱动输出使能端;所述检测端连接所述充电驱动输出引脚;所述状态输出端连接所述寄存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节电池管理保护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识别单元还包括高压电源输入端、低压电源输入端和偏置电压输入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节电池管理保护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识别单元还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一恒流电源和滞回比较单元;
所述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均为增强型MOS管;
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控制输入端;
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高压电源输入端;
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
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
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PMSO管的源极;
所述第二PMSO管的漏极作为所述检测端;
所述第一恒流电源的正极端连接所述低压电源输入端;
所述第一恒流电源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
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低压电源输入端;
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PMSO管的源极;
所述滞回比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电源的负极端;
所述滞回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状态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节电池管理保护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MSO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电压钳位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节电池管理保护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钳位单元包括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三NMOS管和第二恒流电源;
所述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和第三NMOS管均为增强型;
所述第三P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
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连接栅极,并连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源极;
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连接栅极,并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
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
所述第三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偏置电压输入端;
所述第二恒流电源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
所述第二恒流电源的负极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节电池管理保护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钳位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NMOS管和第二恒流电源;
所述第三NMOS管为增强型;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
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
所述第三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偏置电压输入端;
所述第二恒流电源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
所述第二恒流电源的负极端接地。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节电池管理保护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滞回比较单元为施密特触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奇力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奇力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86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桩电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变电站用可重构电池网络能量管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