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七氧化三钒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566815.0 申请日: 2018-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9650441B 公开(公告)日: 2021-07-06
发明(设计)人: 芮先宏;李奇飞;黄少铭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1G31/02 分类号: C01G31/02;B82Y30/00;B82Y40/00;H01M4/48;H01M10/054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张春水;唐京桥
地址: 51006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氧化 三钒锌 离子 电池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七氧化三钒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七氧化三钒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由纳米带组装而成,其形状为纳米花状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七氧化三钒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钒源与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进行微波水热反应,经冷冻干燥后得到七氧化三钒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七氧化三钒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纳米结构七氧化三钒形貌比较单一,且反应时间较长,消耗的能量较多,不适合运用于锌离子电池中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七氧化三钒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量在逐步上升,石油和煤炭资源日益紧张,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温室气体及有害气体的排放,造成气候变暖、酸雨增多等环境问题。同时,这些一次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这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相悖的。因此,发展新能源是势在必行的。二次电池作为主要的储能设备,能实现能源高效率转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发展新型绿色能源的重要方面。目前应用广泛的锂离子电池虽然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稳定、自放电效应低、循环性能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但价格昂贵,且在安全方面存在严重的隐患。因此,发展价格更低廉、更安全的多价态阳离子电池是十分必要的。其中锌离子二次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开发潜力的电池。因此开发出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锌离子二次电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对电池的能量密度、比容量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开发适合的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发展锌离子电池的重要方面。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正极材料有MnO2、Ag2O2、NiOOH等。其中,MnO2作为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需要在电池中加入汞,而汞会污染水源及土壤,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Ag2O2的制造成本很高,很难作为民用电池而普遍使用。NiOOH作为正极材料时在过低充电以及低电流充电时会发生析氧现象,可能会造成电池整体失效。因此,开发出性能更为优良的正极材料是很有必要的。七氧化三钒作为一种典型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等一系列的优点,具有成为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潜力。

目前,制备七氧化三钒通常采用水热法、溶剂热法来制备。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5742601A公开了一种原位合成碳包覆一水合七氧化三钒纳米带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钒源和还原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60-260℃下,反应1-1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沉淀物,经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后,在60-80℃下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分散性较好的碳包覆一水合七氧化三钒纳米带。Hu等(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18,531,382-393)介绍了一种水热法合成七氧化三钒/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是将V2O5和H2O2溶解于去离子水后,加入一定量的碳纳米管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然后磁力搅拌2小时,超声处理1.5小时,再加入到高温反应釜中,于180℃下反应48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收集沉淀,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最后用冷冻干燥48小时得到七氧化三钒/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如上所述,目前合成的纳米结构七氧化三钒形貌比较单一,且反应时间较长,消耗的能量较多,不适合运用于锌离子电池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七氧化三钒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纳米结构七氧化三钒形貌比较单一,且反应时间较长,消耗的能量较多,不适合运用于锌离子电池中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七氧化三钒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由纳米带组装而成,其形状为纳米花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纳米花状结构的大小为5-10um。

优选的,所述纳米带的长度为2-4u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6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