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及其牵引电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66626.3 | 申请日: | 2018-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2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徐鲁辉;杜智勇;任少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及其 牵引 电机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轨道车辆牵引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牵引电机的目标转速;
判断所述目标转速所处的速度区间,其中,所述速度区间至少包括第一速度区间0~f1、第二速度区间f1~f2和第三速度区间f2~f3;
根据所述目标转速所处的速度区间生成相应的脉宽调制信号,并将所述脉宽调制信号发送至牵引变流器,以通过所述牵引变流器驱动所述牵引电机,
其中,如果所述目标转速处于所述第一速度区间0~f1,则生成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如果所述目标转速处于所述第二速度区间f1~f2,则生成第二脉宽调制信号,如果所述目标转速处于所述第三速度区间f2~f3,则生成第三脉宽调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包括采用SVPWM或者SPWM脉宽调制技术所调制的信号,所述第二脉宽调制信号包括采用非连续脉宽调制技术所调制的信号,所述第三脉宽调制信号包括采用非连续脉宽调制技术且采用同步调制技术所调制的信号;
所述第一速度区间0~f1包括第一速度段0~f01、第二速度段f01~f02和第三速度段f02~f1,其中,
当所述目标转速处于所述第一速度段0~f01时,采用第一开关频率fws1进行脉宽调制,其中,fsw1为定值;
当所述目标转速处于所述第二速度段f01~f02时,采用第二开关频率fsw2进行脉宽调制,其中,fsw2与所述目标转速呈正比,且fsw2>fsw1;
当所述目标转速处于所述第三速度段f02~f1时,采用第三开关频率fsw3进行脉宽调制,其中,fsw3为定值,且fsw3>fsw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牵引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所述第一脉宽调制信号、所述第二脉宽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三脉宽调制信号时,在每个周期内,进行多次电流采样,以对占空比进行多次更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牵引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连续脉宽调制技术为SVPWM五段式脉宽调制技术,以使所述牵引变流器的一个桥臂在一个周期内不动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牵引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转速处于所述第二速度区间f1~f2时,采用所述第三开关频率fsw3进行脉宽调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牵引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速度区间f2~f3包括第四速度段f2~f21、第五速度段f21~f22和第六速度段f22~f3,其中,
当所述目标转速处于所述第四速度段f2~f21时,采用第四开关频率fsw4进行脉宽调制,其中,fsw4=k1*fw+fsw0;
当所述目标转速处于所述第五速度段f21~f22时,采用第五开关频率fsw5进行脉宽调制,其中,fsw5=k2*fw+fsw0;
当所述目标转速处于所述第六速度段f22~f3时,采用第六开关频率,fsw6进行脉宽调制,其中,fsw6=k3*fw+fsw0;
其中,k1为第一载频比,k2为第二载频比,k3为第三载频比,fw为所述目标转速,fsw0为定值,且k1>k2>k3,fsw0<fsw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牵引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f01的取值为400~600rpm,f02的取值为700~900rpm,f1的取值为1100~1300rpm,f2的取值为1800~2200rpm,f21的取值为2800~3200rpm,f22的取值为3800~4200rpm,f3的取值为4400~4600rpm,fsw1的取值为250~350Hz,fsw3的取值为1200~1700Hz。
7.一种轨道车辆牵引电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牵引电机的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66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喷漆室的自动化漆雾吸收装置
- 下一篇: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