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灌区一体化斗口闸门测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2630.2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4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耶楠;张欣;冯径;高屹;喻晓行;梁妙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津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20 | 分类号: | E02B7/20;G01D21/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21004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斗口 测控系统 灌区 闸门 智能遥测终端机 实时采集数据 自动监测灌溉 灌溉系统 农作物生长 中长期预报 人工智能 定时发送 灌区管理 环境因素 接收处理 决策技术 控制指令 历史数据 农业用水 数据中心 土壤墒情 远程接收 一体化 精细化 传感器 云端 比对 管控 水深 水文 农作物 指令 灌溉 气候 气象 渠道 分析 监督 制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灌区一体化斗口闸门测控系统,属于闸门测控系统技术领域,通过智能遥测终端机的总控程序,接收处理渠道内各种传感器的数据,自动监测灌溉用水的流量、流速、水深等各项指标,定时发送至数据中心,并接收来自中心的指令,控制斗口系统工作,在云端的智慧灌区平台上,利用人工智能等决策技术和气候、气象、水文、农作物生长等模型,历史数据分析和前端实时采集数据比对的基础上,对灌区各环境因素和农作物产量做出中长期预报,指导和监督智慧灌溉系统制定和执行灌溉。本发明能远程接收智慧灌区管理平台给出的控制指令,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情况,自动控制斗口流量,精细化农业用水管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闸门测控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慧灌区一体化斗口闸门测控系统,属于闸门测控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约占总供水量的65%,农业用水极度缺乏却又浪费严重,实行农业用水精准计量与控制是国家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大政方针,按照我国水利行业标准,目前我国有大型灌区400多处、中型灌区5200多处、小型灌区1000多万处,灌区的渠道分为干、支、斗、垄、毛等5个级别,现阶段,即使大中型灌区也只在干支一级进行了流量监测,无法进行农业灌溉用水精准计量,每个大中型灌区平均有260个左右的斗口,因此,斗口监控设备的研发生产是国家实现水利信息化和农业用水精准计量与控制的关键,一体化斗口闸门测控系统主要分为控制部分和闸门,目前,澳大利亚潞碧垦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拥有提供大规模自流灌溉系统能力的公司,国内主要有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忠静对潞碧垦的闸门测控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但改造后的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精度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国情不同,防破坏/防盗功能弱;第二,用水方式与国内管理方式不相符,需要满足灌区管理委员会和相关制度的需求;第三,各地区的水质和含砂量情况差别巨大,国外设备直接拿到中国之后,测流不准问题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智慧灌区一体化斗口闸门测控系统,能远程接收智慧灌区管理平台给出的控制指令,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情况,自动控制斗口流量,精细化农业用水管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智慧灌区一体化斗口闸门测控系统,包括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所述第一外框架的内侧设置有内框架,所述内框架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止水,所述内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槽型闸门,所述第一外框架的顶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安装有手扶架,所述第一外框架顶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外框架的底部安装有流水口,所述第二外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平板闸门,所述第二外框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
优选的,所述流水口的外侧设置为第一地形结构、第二地形结构或第三地形结构等任意一种地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框架和平板闸门的外侧皆设置有电机控制模块、测量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框架和平板闸门皆采用船舶级铝,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夹层,橡胶辅助树脂传递模塑工艺,止水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材料。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子系统以智能采集终端为中心,支持摄像头数据回传,支持有线和无线通信。
优选的,所述智慧灌区管理平台支持灌区实时数据的查询、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灌溉调度计划的智能生成、用水量估算分析、统计分析与报表、告警以及手机APP访问。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慧灌区一体化斗口闸门测控系统,使用一体化斗口槽闸控制设备,能远程接收智慧灌区管理平台给出的控制指令,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情况,自动控制斗口流量,精细化农业用水管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津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津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26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黄河水电站的水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