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60123.5 | 申请日: | 2018-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4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 发明(设计)人: | 有濑一郎;绪方俊彦;仓金孝辅;铃木纯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2/14;H01M2/16;H01M4/13;H01M10/052;H01M2/18;H01M4/131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葛凡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聚偏二氟乙烯系树脂 聚烯烃多孔膜 多孔层 负极板 间隔件 界面势 正极板 | ||
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具备包含聚烯烃多孔膜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含有聚偏二氟乙烯系树脂的多孔层、界面势垒能量之和为规定的值以上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聚偏二氟乙烯系树脂的α型结晶的含量为35.0摩尔%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尤其是锂二次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而被广泛用作个人电脑、移动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等中使用的电池,并且最近作为车载用电池的开发取得了进展。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具备聚烯烃多孔膜、和包含聚偏二氟乙烯系树脂的多孔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第5432417号公报(2013年12月13日登录)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从充放电循环后的充放电效率特性的观点出发,上述的以往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尚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目的在于实现可维持充放电循环后的充放电效率特性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1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具备:包含聚烯烃多孔膜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含有聚偏二氟乙烯系树脂的多孔层、正极板、和负极板,在将上述正极板及上述负极板加工成直径15.5mm的圆盘状并浸渍于浓度1M的LiPF6的碳酸亚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溶液而进行测定时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界面势垒能量与负极活性物质的界面势垒能量之和为5000J/mol以上,上述多孔层配置在上述正极板及上述负极板的至少任一者与上述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之间,上述多孔层中所含有的上述聚偏二氟乙烯系树脂在将α型结晶和β型结晶的含量的合计设为100摩尔%时的、上述α型结晶的含量为35.0摩尔%以上。
(其中,α型结晶的含量由上述多孔层的19F-NMR谱中的、在-78ppm附近观测到的(α/2)的波形分离及在-95ppm附近观测到的{(α/2)+β}的波形分离算出。)
另外,本发明的方案2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在上述方案1中的上述正极板包含过渡金属氧化物。
另外,本发明的方案3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在上述方案1或2中的上述负极板包含石墨。
另外,本发明的方案4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在上述方案1~3的任一者中的、在上述正极板和上述负极板中的至少任一者与上述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之间还具备另外的多孔层。
另外,本发明的方案5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在上述方案4中的、上述另外的多孔层包含选自聚烯烃、(甲基)丙烯酸酯系树脂、含氟树脂(不包括聚偏二氟乙烯系树脂在内)、聚酰胺系树脂、聚酯系树脂和水溶性聚合物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
另外,本发明的方案6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在上述方案5中的、上述聚酰胺系树脂为芳族聚酰胺树脂。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能够实现可维持充放电循环后的充放电效率特性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A~B”表示“A以上且B以下”。
[实施方式1: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01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一种原位固态化制备全固态电池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