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0015.8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8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郭淑元;张爱晶;李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25/28 | 分类号: | A01N25/28;A01N63/23;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1 | 代理人: | 徐丁峰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苏云金芽胞 杆菌 菌体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其由作为核心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和包覆于核心外的囊壁构成,其中,所述核心为单个完整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
所述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为内部含有伴胞晶体和芽孢的完整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细胞;
所述囊壁由带有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和带有负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作为壁材逐层交替吸附在核心的外表面形成;其中,所述带有正电荷的壳聚糖,且所述壳聚糖的脱乙酰度≥95%;所述带有负电荷的大分子为带负电荷的海藻酸钠;
所述囊壁的壁材层数N为6;
所述微胶囊的粒径为(1-1.5μm)×(1.8-2.7μm)。
2.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步骤A,将作为壁材的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与作为第一芯材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的沉淀物在盐溶液中混合均匀,震荡,在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外表面形成第一层壁材,进一步分离处理、洗涤后,获得壁材层数为1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
步骤B,将作为壁材的带有与前一步骤中的壁材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与作为第二芯材的壁材层数为1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的沉淀物在盐溶液中混合均匀,震荡,在壁材层数为1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外表面形成第二层壁材,进一步分离处理、洗涤后,获得壁材层数为2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
步骤C,重复步骤B中N-2次,每重复一次则增加一层壁材,由此获得壁材层数为N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
其中,所述盐溶液的pH值为7.0-7.2;
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的沉淀物是通过对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悬浮液进行分离、洗涤获得,其中,所述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悬浮液中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为含有伴胞晶体和芽孢的完整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细胞;
含有伴胞晶体和芽孢的完整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细胞通过在Bt进入生长平稳期,形成芽胞皮层、芽胞衣和外壁组件,并合成大量伴胞晶体后,在芽胞成熟,母细胞裂解前,在阶段Ⅶ之前的阶段Ⅴ到Ⅵ停止培养,将所获得的菌悬液剂进行分离处理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5M;所述盐为氯化钠;和/或,所述壁材在盐溶液中的浓度为0.1g/L;和/或,壁材与芯材混合的质量比为1:(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的时间≥2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悬浮液是将活化的苏云金芽胞杆菌种子液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到对数生长期后,再转接至LP培养基中培养20-24小时获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为离心分离,所述离心的转速为5500-6000rpm,所述离心的时间为20-3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为沉淀分离,其包括先向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悬浮液中加入CaCl2水合物,高速搅拌至完全溶解,再低速搅拌至形成絮状物,静置沉淀;其中,所述高速搅拌的转速为85-90rpm,所述高速搅拌的时间为5-7分钟;所述低速搅拌的转速为35-40rpm,所述低速搅拌的时间为10-15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C中,所述分离为离心分离,所述离心的转速为2500-3000rpm,所述离心的时间为15-3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C中,所述分离为沉淀分离,其包括先向震荡后的混合液中加入CaCl2水合物,高速搅拌至完全溶解,再低速搅拌至形成絮状物,静置沉淀;所述高速搅拌的转速为85-90rpm,所述高速搅拌的时间为5-7分钟;所述低速搅拌的转速为35-40rpm,所述低速搅拌的时间为10-15分钟。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或如权利要求2-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00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