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速凝剂现场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9966.3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9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罗朝廷;郑朝保;阳大福;姚龙;杨晖;胡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岩锋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速凝剂 现场 生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液体速凝剂现场生产装置。包括平台支架、提升机械、反应釜体、储存设备;所述的提升机械、反应釜体由平台支架固定,储存设备与反应釜体连接,所述的提升机械包括提升机架(1)、提升斗体(2)、滑轨(3),所述的滑轨(3)倾斜设置于提升机架(1)上,滑轨(3)顶端弯曲延伸至反应釜体的进料口,所述提升斗体(2)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沿滑轨(3)移动。本发明操作时仅需在地面即可完成投料,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液体速凝剂现场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长大隧道在新建铁路线中比例不断增大,为保证长大隧道的安全、快速施工,对隧道的初期支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喷射作业方法已无法满足隧道施工安全、质量及环保等的实际需求,机械化大方量湿喷混凝土支护正成为隧道支护的重用手段。液体速凝剂是湿喷混凝土作业中最重要的外加剂。液体速凝剂掺入一方面加速混凝土拌合物合理凝结和有效粘结、快速封闭围岩,促进砼早期强度发展、控制围岩变形;另一方面通过速凝硬化改善水泥石结构,对喷射混凝土强度等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有较大影响。
现有的速凝剂生产装置,一般先通过提升机械将原料抬至反应釜体的入料口所在平台,再通过人工加料,将原料投入反应釜体,再进行加水、加热进行搅拌反应,完成反应后由储藏罐储藏。此加料方式需一名人员在地面将原料装入提升机械,还需要另一名人员在反应釜体的入料口所在平台将原料投入入料口,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速凝剂现场生产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速凝剂生产装置加料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体速凝剂现场生产装置,包括平台支架、提升机械、反应釜体、储存设备;所述的提升机械、反应釜体由平台支架固定,储存设备与反应釜体连接,所述的提升机械包括提升机架、提升斗体、滑轨,所述的滑轨倾斜设置于提升机架上,滑轨顶端弯曲延伸至反应釜体的进料口,所述提升斗体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沿滑轨移动。传动机构可采用链条、齿轮电机配合传送。使用时,操作工在地面将原料投入提升斗体,提升斗体沿滑轨到达滑轨顶端时,由于滑轨顶端弯曲延伸至反应釜体的进料口,提升斗体随之倾斜,则自动完成投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提升斗体内底部设置称重传感器,所述反应釜体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由定量加液泵控制,所述的称重传感器通过单片机计算出应对应加入的水量,并将此信号传递至定量加液泵。在向提升斗体内投放原料时,称重传感器便可即时称量,并且可控制定量加液泵即时进水,节约时间,并且可根据原料重量计算控制反应釜体进水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应釜体内设置电加热棒,所述的称重传感器还通过单片机与电加热棒信号连接。称重传感器接收信号即有原料投入提升斗体时,则电加热棒即可开始工作进行加热,可节约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应釜体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电加热棒信号连接。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对电加热棒控温指导。
作为优选,所述的提升斗体内设置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由时间继电器控制,所述时间继电器的开关触头分别设置于提升斗体及滑轨上部。当提升斗体装料后,提升至滑轨上部时,触发振动器开始工作,对原料振动,一方面可将原料振散,利于后期反应,另一方面在提升斗体投料时,可将粘结在提升斗体上的原料全部倒出。时间继电器的开关触头分别设置于提升斗体及滑轨上部,振动器在投料时不会工作,不会影响称重传感器称重的准确。
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应釜体的进料口处通过转轴设置有盖板,所述转轴由转轴电机带动,所述转轴电机的开关触头分别设置于提升斗体及滑轨顶部。当提升斗体到达滑轨顶部时,转轴带动盖板开启,提升斗体下降时开关触头断开,盖板关闭,减少反应釜体与外界的接触,利于保温同时提高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岩锋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岩锋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9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