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水合物储层损害的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57834.7 | 申请日: | 2018-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4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卢静生;李栋梁;梁德青;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朱聪聪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室 水合物储层 气液固分离系统 水合物样品 评价装置 损害 合成 采集实时数据 实时图像采集 应力应变系统 敏感性测试 测量储层 合成过程 监测系统 孔隙压力 数据采集 温度系统 应力条件 分离气 工作液 气液固 计量 监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水合物储层损害的评价装置,包括:用于合成含水合物储层的样品合成室、用于为样品合成室提供上覆应力和孔隙压力并测量储层压力和应变的应力应变系统、用于样品合成室进行温度控制的温度系统、用于对样品合成室的产出物进行分离气液或气液固并对产出物进行计量的气液固分离系统、用于采集实时数据并对气液固分离系统进行实时图像采集的数据采集及监测系统。本装置能够实现特定水合物样品在上覆应力条件下的合成,并监测其合成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应变;可以对特定含水合物样品进行敏感性测试,并对其敏感性及工作液对储层损害程度的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水合物储层损害的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气水合物是气体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固体,广泛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冻土中,储量非常巨大,是全球常规燃料总碳量的2倍。然而水合物储层存在结构复杂、低渗、矿物成分复杂、温压复杂等情况,因此有必要对勘探开发过程中可能对水合物储层产生损害关键因素及程度进行评价。
现有技术不具备水合物合成能力,无法测试含水合物条件下的储层损坏,也未对含水合物储层进行详细的评价。
储层损害评价是储层保护技术的基础,也是储层保护技术这个系统工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当前评价方法已经不适应水合物储层开发的需要,形成快速评价水合物储层损坏的方法对水合物储层全过程保护及经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水合物储层损害的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含水合物储层损害的评价装置,包括:
样品合成室,用于合成含水合物储层;
应力应变系统,通过管线与所述样品合成室相接,用于为所述样品合成室提供上覆应力和孔隙压力,并测量储层的压力和应变;
温度系统,布设在所述样品合成室,用于所述样品合成室进行温度控制,并测量储层的温度;
气液固分离系统,通过管线与所述样品合成室相连,用于对所述样品合成室的产出物进行气液或气液固分离,并对产出物进行计量;
数据采集及监测系统,与所述样品合成室、所述应力应变系统、所述温度系统、所述气液固分离系统通信连接,用于采集所述应力应变系统、温度系统、气液固分离系统的实时数据,并对所述气液固分离系统进行实时图像采集。
所述样品合成室包括三维温度测量模块、三维压力测量模块、以及用于盖合所述样品合成室的合成室釜盖;所述样品合成室外侧设有用于温度控制的水夹套;所述应力应变系统包括上覆应力模块、气体增压模块、液体增压模块、气液增压泵、应变测量模块、气源和缓冲罐;所述上覆应力模块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合成室釜盖上且通过移动对所述样品合成室实现增加或减压,所述应变测量模块对所述上覆应力模块的移动进行采集;所述气源通过所述气体增压模块、所述缓冲罐与所述样品合成室相连;所述液体增压模块、气液增压泵、应变测量模块通过管线与所述样品合成室相连;所述温度系统包括水浴模块和传输管,所述水浴模块通过所述传输管分别与所述样品合成室、所述缓冲罐相连;所述气液固分离系统包括气液固分离罐、电子秤和气体流量计,所述气体流量计通过所述气液固分离罐与所述样品合成室的出口相接;所述数据采集及监测系统包括采集仪、计算机处理器和高清摄像头,所述采集仪采集装置的温度、压力、应变、以及电子秤与气体流量计的实时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所述计算机处理器,所述高清摄像头对所述气液固分离罐进行实时图像采集并将采集信息传输给所述计算机处理器。
所述气液固分离罐采用可视化结构的气液固分离罐。可视化设置的气液固分离罐,可直观观测其内部的变化过程。
基于含水合物储层损害的评价装置评价储层损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78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