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软启动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7671.2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2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心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江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1/26 | 分类号: | H02P1/2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谢毅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控制器 输出端口 电机 软启动控制电路 软启动控制装置 人机交互面板 输入端连接 输入端口 可控硅 输出端 输入控制指令 保护功能 闭环控制 控制指令 模块连接 启动控制 启动模式 数据输出 整体装置 中心控制 转矩振荡 相电流 平滑 过载 输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软启动控制装置,它包括对整体装置进行中心控制的微控制器;根据微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对电机进行多种启动控制模式的软启动控制电路;实现数据输入的输入端口模块;实现数据输出的输出端口模块;实现人为手动输入控制指令的人机交互面板;输入端口模块与微控制器输入端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输出端口模块连接;输出端口模块与软启动控制电路连接;人机交互面板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I/O端口的输入端连接。通过可控硅(SCR)实现闭环控制,用户可根据负载情况选择不同的启动模式,实现绝对平滑的无转矩振荡的启动效果;具有输入输出缺相、过载、过流、相电流不平衡、可控硅过温等保护功能,全方位对电机及相关设备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软启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的启动方式大多采用直接启动、星形/三角形启动和自耦降压启动等传统启动 方式,而这些启动方式会引起机械与电气冲击等问题,对电机的使用寿命产生极大地影响; 电机软启动是一种将电力电子技术、微控制器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新型电机启动和保护装 置,能够有效地降低启动电流及配电容量,比起传统的电机启动方式有着极大地优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软启动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 电机启动方式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软启动控制装置,它包括 对整体装置进行中心控制的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对电机进行多种启动 控制模式的软启动控制电路;实现数据输入的输入端口模块;实现数据输出的输出端口模 块;实现人为手动输入控制指令的人机交互面板;
所述的输入端口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输 出端口模块连接;所述的输出端口模块与所述软启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的人机交互面板 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I/O端口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输出端口模块包括与所述软启动控制电路连接的旁路输出端口、可编程继电输 出端口、故障输出端口和直流模拟量输出端口。
所述的输入端口模块包括在控制装置软启动时进行保护的瞬停输入端口和与所述瞬 停输入端口连接的外控启动端口。
所述启动控制模式包括限电流启动模式、电压斜坡启动模式、突跳启动模式、电流斜 坡启动模式和电压限流双闭环启动模式。
所述的软启动控制电路包括一断路器、一旁路接触器和一可控硅;所述的断路器的输 入端与三相电源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的输入端串联;所述的可控硅的输出端与电 机连接;所述的旁路接触器的一端与所述断路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 实现所述旁路接触器与所述可控硅并联连接。
所述的人机交互面板包括有启动停止键、设置键、确认键、递增递减键和显示面板; 所述的启动停止键时间在面板操作有效时用于启动运行、停止操作和故障复位操作;所述 的设置键实现进入设置菜单;所述的确认键实现确认修改的参数数据;所述的递增递减键 实现参数项或数据的递增递减操作;所述的显示面板实现对控制装置运行状态和数据的显 示。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可控硅(SCR)实现闭环控制,用户可根据负载情况选择不同的启动模式,实现绝对平滑的无转矩振荡的启动效果;
2、具有输入输出缺相、过载、过流、相电流不平衡、可控硅过温等保护功能,全方位对电机及相关设备进行保护;
3、通过装置的接口可实现远程操作,方便现场使用以及能够全天监控设备的工作状 况同时提供快速故障诊断。
附图说明
图1为装置的原理图;
图2为限电流启动模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江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江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76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