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蒸煮包装袋的配方及加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557394.5 申请日: 2018-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9624408B 公开(公告)日: 2021-02-23
发明(设计)人: 胡佐林;彭伟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鼎盛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31B70/64 分类号: B31B70/64;B31B70/74;B31B70/20;C08L23/12;C08L23/06;C08L79/08;C08L23/08;C08K13/02;C08K3/26;C08K3/36;C08K3/22;C08K5/524;C08J5/18
代理公司: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 岳兵;蒙捷
地址: 401231 重***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真空 蒸煮包 装袋 配方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包装袋产品及其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真空蒸煮包装袋的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PP‑B:100‑120份,茂金属聚乙烯15‑25份,流延膜专用碳酸钙5‑10份,聚酰亚胺1‑1.5份,二氧化硅0.8‑1.2份,二氧化钛0.5‑1.2份,柠檬酸酯0.2‑0.8份、水杨酸铋1‑1.5份,乙烯‑醋酸乙烯酯2‑5份、双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1‑2份;也公开了一种真空蒸煮包装袋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薄膜成型,(b)薄膜放卷,(c)连接带放置,(d)上下薄膜相贴,(e)包装袋横向热封,(f)包装袋纵向热封,(g)包装袋冷压定型、分切和包装袋收集。本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真空蒸煮包装袋在蒸煮过程中包装袋变形的问题和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烫伤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袋产品及其加工领域,具体是真空蒸煮包装袋的配方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延长保鲜时间,真空蒸煮包装袋一般采用密封性好的具有两条横封条和纵封条的四边封袋(如图1),四边封袋在成型时为了方便后续食品装入,一般仅将其中一条横封条和两条纵封条封边,在完成食品装入后,再将剩下的一条横封条进行封边。

装有食品的真空蒸煮包装袋在使用时,不需要将包装袋打开,而是直接将整个包装袋进行加热,一般加热温度为125-130℃即可使食品达到可食用的状态,但该温度加热下,食品温度并不高,而食品温度相对越高时,食品的色泽、香气及味道更好,因而人们在对真空蒸煮包装的食品进行加热时,一般会将加热温度调至135℃甚至更高,但是现有的普通真空蒸煮包装袋在温度超过135℃时容易发生变形,进而析出包装袋的成分,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此外,现有真空蒸煮包装袋在加热后,温度过高,为了尽快将包装袋内食品取出,人们必须借助辅助工具将包装袋从加热装置中取出,而人工手拿加热的包装袋则容易烫伤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真空蒸煮包装袋的配方,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真空蒸煮包装袋在蒸煮过程中包装袋变形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真空蒸煮包装袋的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PP-B:100-120份,茂金属聚乙烯15-25份,流延膜专用碳酸钙5-10份,聚酰亚胺1-1.5份,二氧化硅0.8-1.2份,二氧化钛0.5-1.2份,柠檬酸酯0.2-0.8份、水杨酸铋1-1.5份,乙烯-醋酸乙烯酯2-5份、双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1-2份。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第一,PP-B的熔点高达160℃,在高温蒸煮下,由PP-B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包装袋不易变形,也不易因融化而产生有毒物质,进一步保证了使用蒸煮包装袋人的身体健康。

第二,采用PP-B制成复合薄膜的包装袋,生产工艺简单,所需要投入的人工较少,因而生产效率高且生产成本低。

第三,在树脂原料中加入茂金属聚乙烯,可以增加成型后薄膜的纵向初始延性和抗脆性,降低了树脂原料经高温蒸煮后产生脆化的强度,且能经受高能辐射杀菌,正好满足高温蒸煮包装袋对高温蒸煮下的需求。

第四,采用该配方可以经过流延成型制成CPP薄膜,进而通过热封熔接的方式对CPP薄膜进行包装袋的制作,避免了采用多层不同材质薄膜需要使用粘胶剂粘合的情况,进而避免了粘胶剂残留污染包装袋甚至包装袋内食品的情况发生。

第五,聚酰亚胺作为抗静电剂,其耐高温达400℃以上,长期使用温度范围-200-300℃,因PP-B的熔点相对其他塑料原料的温度较高,因而,相对于一般能作为抗静电剂使用的成分在与PP-B原料混合加热后其活性散失而失去抗静电的情况相比,聚酰亚胺能够在PP-B原料混合加热中依然保持活性,进而对包装袋起到抗静电的效果,而产品加工包装或运输的时候有抗静电效果就能避免包装袋吸附灰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鼎盛印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鼎盛印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73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