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轨道电动车行驶中自动捕获供电线轨受电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6738.0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0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民 |
主分类号: | B60L53/14 | 分类号: | B60L53/14;B60L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电 供电线 电动车 捕获 自动捕获 捕捉 行驶 侧置 储能装置 对称设置 刚性结构 结构系统 驱动装置 受电装置 稳定接触 摆动 导电 电杆 轨道 触电 供电 | ||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无轨道电动车行驶中自动捕获供电线轨受电的方法和系统,在道路上方设置一条易于导入和捕捉的刚性结构供电线轨(10),安装在电动车(40)受电杆(41)上的触变装置(30)控制受电装置(20)的V形捕获杆(22)和侧置受电轮(23R,23L)、中置受电轮(24)捕获导入供电线轨(10)接触受电,V形捕获杆(22)、两个对称设置的侧置受电轮(23R,23L)和一个中置受电轮(24)与供电线轨10的呈V形设置的导电斜触面形成良好的导入、捕捉、稳定接触结构系统,即使行驶中的电动车(40)因路面出现一些摆动也能捕捉供电线轨稳定触电给电动车(40)的储能装置(42)和驱动装置供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无轨道电动车行驶中自动捕获供电线轨受电向电动车的电力驱动和储电装置供电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无轨道电动车在行驶中充电(以下简称在线充电)即可以减少对储能容量的依赖(降低成本、重量、安全隐患),降低电动车的成本,又无需停车充电,提高电动车的运行使用效率。有利用传统无轨电动巴士使用的分置双供电线实现在线充电的,但这种分置的双供线难于自动捕捉且行驶时容易脱落,需停车操作触线,不安全又易造成交通阻塞,为减少触线操作必须在道路上连续铺设,造成弯道和路口上线网密布,占用大量的城市道路上方空间资源。另外其它电动车难以共享供电线网资源。
有EP3264213A1专利提出用轨道电动车的供电方式实现无轨道电动车的在线充电的,供电线增至两条,电动车上有两套受电弓,虽然可行驶中升弓受电,但在城市道路建造占用道路空间如此庞大的触线电网既不美观有难于实施。
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无轨道电动车在线充电方法和系统:在道路上方设置一条易于导入和捕捉的刚性结构供电线轨,安装在行驶中电动车受电杆上的触变装置控制受电装置的V形捕获杆和侧置受电轮以及中置受电轮自动导入并捕获供电线轨接触受电,两个侧置受电轮与中置受电轮构成三角形稳定触电结构,行驶中的电动车因路面出现一定范围的摆动受电装置也能捕获和稳定接触供电线轨给电动车的储能装置和驱动装置供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行驶的无轨道电动车在线接触充电方法和接触充电系统。在道路上方设置一种便于捕捉和易于导入的刚性结构供电线轨,行驶的电动车可以不需停车,通过电动车受电杆的具有捕捉和可控制其摆动的受电装置捕获供电线轨受电,向电动车的驱动和储电装置供电。
本发明提供无轨道电动车行驶中自动捕获供电线轨受电方法是:在电动车行驶道路上方沿道路方向设置的易于导入和捕捉的供电线轨是由下侧两边对称呈Ⅴ形开口向上的两个导电斜触面,中间具有安装槽的所述电导轨和通过绝缘固定在安装槽内的所述内置供电导线组成,供电线轨的内置供电导线接入正极电源,供电线轨下侧的两个导电斜触面接入负极电源, 所述供电导线和所述电导轨的两个导电斜触面组成一组供电的导线。在电动车受电杆上安装的受电装置是前后排列有与所述供电线轨的所述供电导线对应设置的所述中置受电轮,与所述供电线轨的电导轨所述导电斜触面对应设置的一组所述侧置受电轮,与所述供电线轨的电导轨的所述电触面对应呈V形开口向上设置有捕获杆。所述触变装置是通过位置限动机构控制受电装置在触及供电线轨前保持与所述受电杆锁定不动,触及供电线轨后可以相对所述受电杆摆动和转动的控制装置。电动车驶入具有供电线轨的道路上,受电装置被触变装置锁定在受电杆上并一同伸向电动车上方的供电线轨,位置识别装置不断将位置信息提供给电动车的行驶方向或受电杆的控制系统调整受电装置的捕获杆捕获供电线轨入轨,触变装置解除与受电装置与锁定状态并依次导入所述侧置受电轮和所述中置受电轮与供电线轨的电导轨和所述供电导线接触受电,向所述电动车的驱动和储能装置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民,未经王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67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