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高填充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6358.7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0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沛;刘鹏迪;梁海涛;戴连双;司永波;王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新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杜国庆;李桂玲 |
地址: | 10007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充墙 挤塑板 剪力墙 钢筋混凝土层 主体结构 施工 简化施工过程 装修 材料面层 间隔设置 结构工程 漏水隐患 施工工艺 接缝处 抹灰层 抹灰 多列 空鼓 两层 外墙 浇筑 裂缝 混凝土 钢筋 环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高填充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层高主体结构间隔的剪力墙,填充墙在间隔剪力墙之间,填充墙厚度与剪力墙厚度相同,其特征在于,填充墙中设置有挤塑板,挤塑板在填充墙中上下至少是两层,挤塑板在填充墙中水平为多列间隔设置,环绕挤塑板四周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层,钢筋混凝土层与剪力墙同时浇筑形成。本发明由挤塑板、钢筋、混凝土组合而成的填充墙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大幅缩短工期,简化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提高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避免装修过程中多种通病问题,且该填充墙构件免抹灰,降低外墙漏水隐患,而且避免了不同材料面层的抹灰层空鼓裂缝、接缝处开裂等装修通病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层高填充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填充墙是指在建筑结构在剪力墙之间填充砌筑的墙体,传统的方法是剪力墙和填充墙分开施工,通常将剪力墙作为一次施工完成,填充墙作为二次施工,填充墙惯常是砖砌结构,填充墙砌体质量优劣会影响后期装修施工质量,且二次结构施工工序复杂,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高填充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由挤塑板、钢筋、混凝土组合而成的填充墙构件,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大幅缩短工期,简化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提高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避免装修过程中多种通病问题,且该填充墙构件免抹灰,降低外墙漏水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是:
一种层高填充墙结构,包括层高主体结构间隔的剪力墙,填充墙在间隔剪力墙之间,填充墙厚度与剪力墙厚度相同,其中,填充墙中设置有挤塑板,挤塑板在填充墙中上下至少是两层,挤塑板在填充墙中水平为多列间隔设置,环绕挤塑板四周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层,钢筋混凝土层与剪力墙同时浇筑形成。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在挤塑板与层高地面之间至少是150mm厚,挤塑板上下层之间、水平间隔之间以及列与列之间的钢筋混凝土层厚度至少是100mm,挤塑板前后壁筋混凝土层厚度、挤塑板与层高层顶之间的钢筋混凝土层厚度以及填充墙中水平最外两侧挤塑板与剪力墙之间的钢筋混凝土层厚度至少是50mm。
方案进一步是:填充墙内有电箱时,电箱周围50mm范围内不填塞挤塑板。
一种层高填充墙结构施工方法,是基于所述层高填充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剪力墙与填充墙同时浇筑混凝土,填充墙中设置有挤塑板,挤塑板在填充墙中上下至少是两层,挤塑板在填充墙中水平为多列间隔设置,所述施工方法步骤包括:
第一步,绑扎好剪力墙和填充墙钢筋,其中,填充墙钢筋为前后两片钢筋网,两片钢筋网通过拉钩卡具前后定位,拉钩卡具在挤塑板列与列之间上下间隔卡位设置;
第二步,在前后两片填充墙钢筋之间从上向下插入挤塑板;
第三步,按照挤塑板与层高地面之间的距离要求、挤塑板上下层之间、水平间隔之间以及列与列之间的距离要求、挤塑板与层高层顶之间的距离要求利用定位夹具定位挤塑板;
第四步,安装剪力墙和填充墙混凝土浇筑模板;
第五步,浇筑混凝土、养护、直至拆除模板。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夹具包括将挤塑板水平定位的水平定位夹具和将挤塑板垂直定位的垂直定位夹具。
方案进一步是:填充墙内遇电箱时,电箱周围50mm范围内不填塞挤塑板。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水平定位夹具包括一个横向拉杆,横向拉杆的两端侧分别设置有凸起的卡槽,两个卡槽之间的间距大于挤塑板的厚度,在两个卡槽之间的拉杆上设置有凸起的凹槽,凹槽的宽度等于挤塑板的厚度,水平定位夹具从挤塑板水平方向两端插入挤塑板,水平定位夹具的凹槽卡入挤塑板,水平定位夹具的两个卡槽分别卡入两片钢筋网的钢筋将挤塑板水平方向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新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新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63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贴压工艺拼装预制墙板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调角度式幕墙窗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