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辐射制冷的节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5624.4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8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徐绍禹;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瑞凌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F24F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胡拥军;糜婧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液装置 辐射制冷 数据采集系统 节能系统 辐射制冷装置 管路连通 应用 采集 能源消耗 通讯连接 出口端 应用端 内液 环保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辐射制冷的节能系统,包括:与应用端管路连通的第一储液装置和第二储液装置,与第一储液装置和第二储液装置管路连通的辐射制冷装置;用于采集应用端的出口端、辐射制冷装置出口端的温度、以及辐射制冷系统内液位的数据采集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第四调节阀、第五调节阀通讯连接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温度控制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第四调节阀、第五调节阀的开启或关闭。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辐射制冷的节能系统,降低能源消耗、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辐射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辐射制冷的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设备运行导致机器温度过高,数据中心、电厂等建筑内室温高,均需要利用冷却系统进行降温以满足需要。现有的降温方式通常为通风、电扇、空调等消耗电能的方式实现,这种降温方式成本和能耗过高,且不环保。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成本低、能耗低且环保的被动制冷系统来满足设备、建筑等的冷却水供应,以减低能源消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辐射制冷的节能系统,降低能源消耗、环保。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应用辐射制冷的节能系统,包括:与应用端管路连通的第一储液装置和第二储液装置;与所述第一储液装置和所述第二储液装置管路连接的辐射制冷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应用端的出口端、辐射制冷装置出口端、以及所述辐射制冷系统内液位的数据采集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储液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辐射制冷装置的进口端之间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辐射制冷装置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一储液装置的进口端之间设有第二调节阀,所述辐射制冷装置的出口端和所述辐射制冷装置的进口端之间设有第三调节阀,所述储液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应用端的进口端之间设有第四调节阀,所述应用端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储液装置的进口端之间设有第五调节阀;以及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所述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三调节阀、所述第四调节阀、第五调节阀通讯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三调节阀、所述第四调节阀、第五调节阀的开启或关闭。当所述应用端的出口端温度高于所述应用端的需求温度时,所述第五调节阀开启,所述应用端的流体第二储液装置,当检测到辐射制冷系统内的液体不足时,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调节阀开启,流体进入所述辐射制冷装置中降温,若所述辐射制冷系统出口端的温度高于第一设定温度时,开启所述第三调节阀,所述第一储液装置内的流体进入所述辐射制冷装置中继续降温,至所述辐射制冷装置的出口端温度低于所述需求温度时,开启所述第二调节阀,流体进入第一储液装置内。进一步地,所述辐射制冷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水箱组,每个所述水箱组包括至少一个水箱;每个所述水箱组之间并联设置,所述水箱组中的每个所述水箱串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包括保温层、外框、以及顶面具有辐射制冷膜的水箱本体,所述水箱本体容纳在所述保温层中,所述保温层容纳在所述外框中。进一步地,所述水箱本体的壁厚为1~30mm,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10~100mm,所述外框的壁厚为1~30mm。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本体构造成由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板,所述保温层构造成由挤塑材料制成的层,所述外框构造成由ABS或尼龙制成的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液装置和所述第二储液装置的外表面均设有储液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保温层构造成由聚氨酯泡沫、珍珠岩、挤塑板、聚氨酯板或聚乙烯中的一种制成的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液装置和所述第二储液装置均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其中第二储液装置还设有补液口。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瑞凌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未经宁波瑞凌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56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散热均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机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