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液着深黑色超细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555491.0 申请日: 2018-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9610032B 公开(公告)日: 2021-08-06
发明(设计)人: 付昌飞;李赛;顾进;邢亚均;石浩然;崔厚平;钱桢英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1F6/90 分类号: D01F6/90;D01F1/04
代理公司: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代理人: 董梅
地址: 200082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原液 黑色 锦纶 纤维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原液着深黑色超细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原液着深黑色超细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碳基着色剂的PE复合材料的制备,聚乙烯PE添加量(40‑60)%和碳基着色剂(60‑40)%共混挤出得到PE复合材料;将所述PE复合材料按质量百分比为(8‑30)%、增溶剂马来酸酐熔融接枝乙烯(PE‑g‑MAH)(2‑5)%、PA6(65‑90)%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锦纶色母粒,使碳基着色剂在母粒中形成不连续的细胶囊;锦纶超细纤维的制备。利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一种原液着深黑色涤锦菊瓣超细纤维,使超细纤维开纤后得到的超细纤维黑色色度L≤14,耐摩擦色牢度≥4级,耐洗色牢度≥4级,耐日晒牢度≥4级,拼接互染程度≥4级,成本可控,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液着深黑色超细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属印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FIBER ORGANON》的调查:2010-2015年全球超细纤维革产量保持了9.6 %的年复合增长率,其中2015年全球超细纤维革产量为1.65亿m2,预计2020年全球超细纤维革产量将突破2亿m2达到2.40亿m2。目前,我国海岛纤维的年产量超过20万t,海岛超纤皮革作为第四代合成革在中国得到了大力发展,产量由十年前的不足4000万m2,到2017年的年产量1.2亿m2

超细纤维已经成为全球各个纺织生产企业开发高档纺织品的热点纺织原料,它的使用能有效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具有无可替代的巨大市场潜力。随之而来的,超细纤维高品质有色丝的开发,一直是困扰行业的技术难题。无论是染整工艺还是原液着色路线,能够使超细纤维的色泽饱满,颜色深邃,色牢度高都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并且附加高昂的生产加工成本。

面对如此巨大的应用市场,海岛纤维的深染研究一直是行业内公认的难题。目前我国工业化量产的超细纤维产品平均纤度在0.55 dtex以下,开纤后单丝纤维直径低于5微米,未开纤的海岛原丝着色率就很难提高,经过繁复的开纤工艺,色牢度不高的染色工艺很难做出深邃、明艳的色彩,而原液着色的纤维受限于着色剂的添加比例,纺丝色泽也不鲜艳。因此提高超细纤维的深染着色率,打开超细纤维的高端应用市场是整个超纤行业能级提升的必经之路。为此,针对合成革产业中超细纤维产品难染色、染不深、色牢度差、色迁移严重等当局紧迫的市场反馈,提出了不少新方法,新路径,如:

申请号:201310214939.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锦纶不定岛超细纤维用母粒,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热塑性聚合物70%-90%、添加剂1-5%和着色剂20%-30%;还公开了该锦纶不定岛超细纤维用母粒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制造出的母粒耐温性好、过滤性能优异、纺丝周期长,不影响纱线的开纤率,符合超细纤维仿真皮革的要求,广泛应用于鞋类仿真皮革、衣料、杂货等。

但一般用于表示显色效应的黑度L值在16以上。随着色母料或着色剂增加,如炭黑的添加量增加,易发生断丝,工艺性变差,色母料可以改善工艺性,但黑度L值无法进一步降低。要求的深黑色显色效果不易达到。

另外,随着国内环保力度加大,纺织产业发展面临突出的环境与资源约束,环保法规不断趋严,环境资源日益匮乏,排污要求越来越高。

2012年3月30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实施纺织品不使用特定偶氮染料行业自律标准,并于4月1日由日本厚生劳动省启动立法程序,要求所有进入日本的纺织品需要提供不含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报告、染色工厂资料和不使用特定偶氮染料承诺书。

同年,埃及新的纺织品和服装测试检验程序法令生效,新法令禁止埃及进口含有害致癌染料、有害染料、阻燃剂和镉的服装。沙特政府计划对进口的纺织品及服装进行强制检查,以确定进入沙特市场的纺织品及服装均不含致癌物质、放射物质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及环境的有害物。

2012年8月1日,中国GB 18401—2010标准生效。原液着色纤维由于不再需要后道染色,是色纺纱的理想原料,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5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