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侧角接触式宽体汽车轴承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55441.2 | 申请日: | 2018-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6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彩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彩芹 |
| 主分类号: | F16C19/38 | 分类号: | F16C19/38;F16C33/58;F16C33/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侧角 接触 宽体 汽车 轴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侧角接触式宽体汽车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锥形滚子和保持架,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轴承外圈均为中心开设通孔的圆柱形圈体,所述轴承内圈设于所述轴承外圈的通孔中心,所述轴承外圈的内周两端分别开设一条凹陷的上端沟槽,所述上端沟槽的底端面由内而外向上倾斜15°角,所述轴承内圈的的外周表面两端分别向内凹陷开设下端沟槽,所述下端沟槽的底端面由内而外向下倾斜15°角,所述上端沟槽和所述下端沟槽之间安装所述锥形滚子,所述锥形滚子的尖端向内侧水平设立,所述锥形滚子的圆周面与水平面夹角为15°。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承受双向的轴向压力,并且节省了滚子的材料耗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轴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侧角接触式宽体汽车轴承。
背景技术
角接触球轴承主要承受较大单向轴向负荷,接触角度越大,承受负荷能力越大,保持架材料有钢板、黄铜或工程塑胶,成型方式有冲压或车削,视轴承形式或使用条件不同而选用,其它尚有组合角接触球轴承、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及四点接触球轴承。一般常见的角接触轴承只能够承受从一个方向而来的轴向压力,如果需要承受两侧的轴向压力,则需要从轴承两端进行设计角接触滚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侧角接触式宽体汽车轴承,能够承受双向的轴向压力,并且节省了滚子的材料耗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侧角接触式宽体汽车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锥形滚子和保持架,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轴承外圈均为中心开设通孔的圆柱形圈体,所述轴承内圈设于所述轴承外圈的通孔中心,所述轴承外圈的内周两端分别开设一条凹陷的上端沟槽,所述上端沟槽的底端面由内而外向上倾斜15°角,所述轴承内圈的的外周表面两端分别向内凹陷开设下端沟槽,所述下端沟槽的底端面由内而外向下倾斜15°角,所述上端沟槽和所述下端沟槽之间安装所述锥形滚子,所述锥形滚子的尖端向内侧水平设立,所述锥形滚子的圆周面与水平面夹角为15°,所述锥形滚子的两侧架设在所述保持架内部,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轴承外圈的两端间隙开口处设有密封盖。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轴承外圈的宽度大于三倍所述锥形滚子的宽度。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锥形滚子的两端面圆形边缘为圆角打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保持架与所述锥形滚子接触面上设内凹弧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针对宽度较大的角接触轴承进行了改进设计,从轴承的两端设计了斜向的锥形滚子接触连接方式,而轴承的内部中间就不再需要额外设定滚子结构来提高回转系数了,很大程度上的节省了材料,同时滚子的设计使得轴承可以承受左右两方的轴向压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双侧角接触式宽体汽车轴承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轴承内圈;2、轴承外圈;3、锥形滚子;4、保持架;5、上端沟槽;6、下端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彩芹,未经王彩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54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