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4206.3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9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福井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三国 |
主分类号: | G01L1/18 | 分类号: | G01L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千代田区外神田6丁***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传感器 压力介质 前端筒 压力测量部 板状部 可挠 隔膜 隔热板 压电体 检测 杆部 壳体 收容 体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热的影响,并可高精度地检测高温的压力介质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包括具有前端筒状部(11)的壳体(10)、被收容在壳体内且包含压电体(32)的压力测量部(30)、具有被固定在前端筒状部的内侧的可挠板状部(21)及介于可挠板状部与压力测量部之间的杆部(22)的隔膜(20),其中包含为了将隔膜(20)与压力介质隔绝而被保持在前端筒状部(11)的内侧的隔热板(70)。据此,可抑制热的影响,并高精度地检测高温的压力介质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压力介质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且特别涉及一种检测如发动机的燃烧室内的燃烧气体等般的高温压力介质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压力传感器,已知有如下的压力传感器,其包括:筒状的框体、与框体的前端侧接合并对应于所承受的压力而弯曲的隔膜(diaphragm)、配置在框体内的传感器部、将隔膜与传感器部连接的连接部、通过焊接而连接在隔膜的外表面的大致中央部的作为隔热板的受热部(例如,专利文献1)。
在此压力传感器中,若因组装时的预负荷而导致隔膜向外变形成凸状,则在隔膜的外周区域与隔热板之间产生间隙。
隔膜透过此间隙而直接暴露在高温的压力介质中,并非可抑制或防止热的影响的结构。
另外,隔热板通过焊接而固定在隔膜上,因此为了保证焊接强度而需要X射线透过试验或破坏试验等,导致管理工作量及管理成本的增加,另外,隔热板限定于金属材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405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成者,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隔膜与高温的压力介质确实地隔断,抑制热的影响,并可高精度地检测高温压力介质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呈如下的结构,其包括:壳体,具有前端筒状部;压力测量部,被收容在壳体内且包含压电体;隔膜,具有被固定在前端筒状部的内侧的可挠板状部、及介于可挠板状部与压力测量部之间的杆部;以及隔热板,为了将隔膜与压力介质隔绝而被保持在前端筒状部的内侧。
在形成所述结构的压力传感器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前端筒状部具有在其前端划定已缩径的开口的前端环状部,且隔热板由前端环状部保持。
在形成所述结构的压力传感器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前端环状部是将前端筒状部的开口边缘区域朝内侧弯折而形成。
在形成所述结构的压力传感器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隔热板在不承受压力介质的压力的状态下,以相对于可挠板状部在无负荷下接触或隔开规定的游动间隙而相向的方式得到保持。
在形成所述结构的压力传感器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游动间隙被设定成隔热板的板厚以下的范围。
在形成所述结构的压力传感器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前端筒状部形成为圆筒状,可挠板状部形成为配置在前端筒状部的内侧的圆板状,且隔热板形成为形成比前端筒状部的内径小的外径的圆板状。
在形成所述结构的压力传感器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前端筒状部包括第1筒状部、位于比第1筒状部更前端侧且壁厚比第1筒状部薄的第2筒状部、及形成在第1筒状部与第2筒状部的边界的段差面,可挠板状部被固定在段差面上,第2筒状部具有在其前端划定已缩径的开口的前端环状部,且隔热板由前端环状部保持。
在形成所述结构的压力传感器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前端环状部由为了划定第2筒状部而与壳体结合的结合构件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三国,未经株式会社三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42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