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检测值班人员睡觉行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3884.8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6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邱彦林;李华松;胡松涛;卢锡芹;倪仰;鲁立虹;张慧娟;张秀飞;邬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叙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卷积 神经网络 检测 值班人员 睡觉 行为 方法 | ||
1.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检测值班人员睡觉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睡觉的人物照片,包括不同俯视角度下的趴在桌上睡觉、背靠椅子睡觉以及其他各种睡姿,作为正样本图片集;收集没有睡觉的人物图片,包括不同俯视角度下的站姿、坐姿以及其他姿态,作为负样本图片集;
步骤(2)、使用YOLO v3算法便利正负样本图片集,获取人物区域,提取出只包含人物区域的图片,形成正负样本数据集;
步骤(3)、将正负样本数据集划分为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
步骤(4)、基于ShuffleNet v2模型构建卷积神经网络;
步骤(5)、使用训练数据集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输入正样本,该网络的输出为1,输入为负样本,则该网络的输出应为0;训练过程中,每当完成一次对整个样本集的迭代,即用测试数据集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测试,当检测准确率达到精度要求时,则训练完成;
步骤(6)、将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部署在视觉分析系统中,分析视频监控设备采集的视频流数据,检测值班人员睡岗情况;
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
步骤(2.1)、依次遍历正样本图片集,对图片作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减少不同光照环境的影响,然后使用YOLO v3算法检测每张图片;
步骤(2.2)、依据检测结果中的类别和坐标信息,截取出人物区域并保存为图片,作为正样本数据集;
步骤(2.3)、按照上述两个步骤,对负样本图片集进行相同的操作,得到负样本数据集;
所述步骤(5)包括如下:
步骤(5.1)、将训练集中样本分批次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步骤(5.2)、训练时,输入正样本,输出结果应该为1;输入负样本,输出结果应为0;采用交叉熵损失函数计算输出结果和期望值的差,通过随机梯度下降法不断调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
步骤(5.3)、经过一段数量的迭代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结果和期望值的差不断变小,趋向稳定;每完成一次迭代,在测试数据集上对该网络模型进行测试;若测试精度没有达到要求,则回到步骤(5.1),重新训练;若测试精度达到要求,则完成了整个训练过程;
所述步骤(6)包括如下:
步骤(6-1)、获取值班室监控设备的实时视频流数据,对数据解码得到序列帧数据;
步骤(6-2)、对帧数据进行图像处理,输入到YOLO v3算法,检测出画面中的人物及坐标信息;
步骤(6-3)、根据YOLO v3算法的检测结果,提取人物区域所在图像,输入到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检测该人物姿态是否为睡姿;如果识别为睡姿,则记录下人物在画面中的坐标和当前系统时间,并标记为Pi;当检测到多个人,依次记为Pi+1,Pi+2,……;将所有的检测结果存入列表中,记为sleep_list,列表中的每个元素代表一个正在睡觉的人员;
步骤(6-4)、重复步骤(6-1)到(6-3),继续分析新的帧数据,并得到新的检测结果Pi+n,Pi+n+1,Pi+n+2,……;将sleep_list中的每个元素依次和新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根据坐标信息计算重合面积,当两个区域的重合度超过50%,则认定为同一人,根据系统时间更新该人员的睡觉时长;当sleep_list中的某个元素无法和新检测结果匹配,表明该人员的睡觉行为已经结束;如果新的检测结果没有和sleep_list中的任一结果匹配成功,表明这是一个新开始的睡觉行为;
步骤(6-5)、重复以上步骤,当发现值班人员持续睡觉时间大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即发出告警通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叙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叙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388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