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种电子气体行业自动化管理系统中钢瓶的出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2432.8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7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潘佳伟;丁高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市英德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G47/74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44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种 电子 气体 行业 自动化 管理 系统 钢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种电子气体行业自动化管理系统中钢瓶的出料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特种电子气体行业自动化管理系统中钢瓶的出料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且顶部开口的壳体,上述壳体固连在操作平台上,所述壳体底部为倾斜的移料面,壳体内侧与移料面正对的侧面处具有能与钢瓶柔性接触的缓冲结构,所述壳体内侧具有能与钢瓶滚动接触的接触机构。本特种电子气体行业自动化管理系统中钢瓶的出料装置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特种电子气体行业自动化管理系统中钢瓶的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批量存储在仓库处的钢瓶在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搬运,现有钢瓶通常直接放置在仓库内,再通过人工对其进行搬运。
可以看出,这种作业方式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钢瓶出料稳定且结构紧凑的特种电子气体行业自动化管理系统中钢瓶的出料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特种电子气体行业自动化管理系统中钢瓶的出料装置,特种电子气体行业自动化管理系统包括用于供操作者站位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本出料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且顶部开口的壳体,上述壳体固连在操作平台上,所述壳体底部为倾斜的移料面,壳体内侧与移料面正对的侧面处具有能与钢瓶柔性接触的缓冲结构,所述壳体内侧具有能与钢瓶滚动接触的接触机构。
装有特殊气体的钢瓶防止在壳体内,壳体宽度略大于钢瓶外径,由于壳体底部具有倾斜的移料面。
因此,若干钢瓶有序的位于壳体内,且始终具有一个最前部的钢瓶抵靠在缓冲结构处。搬运作业时在同一个地方进行操作,从而适当的减小劳动强度,也增加了作业效率。
当然,最靠前的钢瓶被搬运后,与其相邻的钢瓶沿移料面滑动,从而转变为新的最靠前钢瓶。
在上述过程中钢瓶受到接触机构作用,减少了摩擦阻力,保证钢瓶能沿移料面顺畅下移。
在上述的特种电子气体行业自动化管理系统中钢瓶的出料装置中,所述接触结构包括上固定杆、下固定杆和辊轴,所述上固定杆固连在壳体内的上部处,所述下固定杆固连在壳体内的下部处,上述辊轴的两端分别轴向固连在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上。
辊轴的两端虽然分别轴向固连在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上,但是,辊轴能自由转动。因此,钢瓶与辊轴接触时能有效减少摩擦阻力。
在上述的特种电子气体行业自动化管理系统中钢瓶的出料装置中,所述上固定杆、下固定杆和若干辊轴形成一接触单元,所述接触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接触单元分别位于移料面的两侧处。
这样的结构能使钢瓶的两侧均受到接触单元作用,保证钢瓶顺畅平移。
在上述的特种电子气体行业自动化管理系统中钢瓶的出料装置中,所述辊轴外侧包覆有柔性的接触筒。
在上述的特种电子气体行业自动化管理系统中钢瓶的出料装置中,所述接触筒为橡胶材料,所述接触筒内侧沿其轴向具有若干呈环形凸出的接触环。
通过接触筒避免辊轴与钢瓶刚性接触,同时,接触环的设置能使接触筒与辊轴之间具有间隙,从而有效的提高缓冲效果。
在上述的特种电子气体行业自动化管理系统中钢瓶的出料装置中,所述接触筒和接触环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特种电子气体行业自动化管理系统中钢瓶的出料装置中,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壳体内侧凹入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处固连有木质材料的板体一和橡胶材料的板体二。
在上述的特种电子气体行业自动化管理系统中钢瓶的出料装置中,所述板体一和板体二形成一接触单元,所述定位座内具有至少两个重叠设置的接触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市英德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海宁市英德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24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