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52295.8 | 申请日: | 2018-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2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石菊;徐云;徐建;许艳茹;王鑫;宫海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修正药业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K47/69;A61P2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组合物由熟地黄、山药、茯苓、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肉桂、淫羊藿、石菖蒲和小茴香制成。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通过合理配伍使得各组分产生增效协同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可以降低低糖低氧所致SH‑SY5Y细胞损伤,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降低脑组织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抑制CAI区神经细胞凋亡,对阿尔茨海默症具有显著地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阿尔茨海默病是(Alzheimer's disease,AD)中枢退行性疾病,与年龄有关,多发于老年人。关于AD发病机制有许多假说,如炎症反应、淀粉样蛋白(Aβ)沉积、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胆碱能假说、氧化应激反应和细胞凋亡学说等。其中以β淀粉样学说为研究者所公认。该学说认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由β淀粉样蛋白前体(β-amyloid precursorprotein,APP)经β-分泌酶(β-secretase)和γ-分泌酶(γ-secretase)切割后产生,Aβ的沉积会引发神经毒性、氧化损伤、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的效应,最终导致AD发病。
目前,治疗阿尔兹海默症多以西药为主,如抑制Aβ蛋白形成的药物雌激素、抗炎药物吲哚美辛、作用于胆碱能神经系统的药物他克林等,虽然治疗效果明显,但作用单一,副作用大,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呈降低趋势,长期服用还会导致肝肾毒副作用,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毒副作用小,适宜于日常保健,达到标本兼治,有效防治阿尔兹海默症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熟地黄、山药、茯苓、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肉桂、淫羊藿、石菖蒲和小茴香。
具体的,以重量份计,各原料重量份数为:
熟地黄10~20份、山药8~15份、茯苓10~15份、山茱萸10~15份、泽泻10~15份、牡丹皮5~10份、肉桂3~5份、淫羊藿10~20份、石菖蒲5~10份和小茴香5~10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以重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重量份数为:
熟地黄15份、山药10份、茯苓13份、山茱萸15份、泽泻13份、牡丹皮10份、肉桂3份、淫羊藿15份、石菖蒲8份和小茴香5份。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以重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重量份数为:
熟地黄10份、山药8份、茯苓10份、山茱萸10份、泽泻10份、牡丹皮8份、肉桂5份、淫羊藿20份、石菖蒲10份和小茴香10份。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以重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重量份数为:
熟地黄20份、山药15份、茯苓13份、山茱萸13份、泽泻13份、牡丹皮5份、肉桂4份、淫羊藿10份、石菖蒲5份和小茴香8份。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以重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重量份数为:
熟地黄20份、山药15份、茯苓15份、山茱萸10份、泽泻15份、牡丹皮10份、肉桂3份、淫羊藿10份、石菖蒲5份和小茴香8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取肉桂、淫羊藿、石菖蒲、小茴香水蒸气蒸馏提取,收集挥发油,将挥发油制成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
取牡丹皮水蒸汽提取,提取液过滤,滤液中加入盐酸,析出结晶,得牡丹皮提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修正药业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吉林修正药业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22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