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壳素聚酯纤维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2272.7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5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效华;甄丽;刘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14 | 分类号: | D01F8/14;D01F8/18;D01F1/1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曲洋 |
地址: | 266011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纤维 甲壳素 聚酯切片 制备 调节剂 改性剂 壳聚糖 纤维 后续加工过程 甲壳素纤维 乙醛 防霉功能 固有粘度 卷绕性能 卷绕筒 上色率 质量比 断头 保水 抗菌 毛丝 亲肤 酸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甲壳素聚酯纤维,所述纤维的制备原料包括聚酯切片、壳聚糖、改性剂、调节剂;所述聚酯切片、壳聚糖、改性剂、调节剂的质量比为75‑85:3‑5:4‑5.5:1.5‑2.3。所述的聚酯切片:含水量≤0.2%,乙醛含量≤1%,酸价max.35Meq/kg,固有粘度0.865±0.015dl/g;本发明甲壳素聚酯纤维的保水率达到18‑20%;上色率达到92‑95%;本发明制备的甲壳素聚酯纤维具有永久亲肤、抗菌、防霉功能。本发明制备的甲壳素聚酯纤维过程中,没有绊丝产生,提高了卷绕筒的卷绕性能,杜绝了加入甲壳素纤维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断头和毛丝,提高了纤维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壳素聚酯纤维,属于纤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酯作为合成纤维中的三大主力纤维之一,因其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以及其它非服装领域。聚酯产品自问世以来,也曾以其悬垂性好、强度高、挺括而被下游用户当作主要纺织原料来织造各类纺织品。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不但要具有舒适性,还要具有功能性,面料就向轻、柔、功能性方向发展,合成纤维材料就需要不断提高性能来满足织造要求,我国聚酯工业发展迅速,聚酯纤维产量己从2000年初的516.5万吨发展到2010年末的2700万吨,平均年增长率超过25%,已经占到全球聚酯产量的66%。
聚酯己成为化学纤维中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品种,广泛应用于衣着、装饰、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和国防、工业工程等国计民生各个方面。今后五年,还将保持快速增长。但是,作为纺织材料,聚酯纤维也有明显的缺点。选择科学、高效、优质的加工方法,对适应和促进聚酯纤维的高速可持续发晨至关重要。
甲壳质(C8H13O5N)n,又称甲壳素、几丁质,英文名Chitin。1811年法国学者布拉克诺(Braconno)发现,1823年由欧吉尔(Odier)从甲壳动物外壳中提取。甲壳素能够改善消化吸收机能、降低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取、降低血压、调节血脂、促进溃疡的愈合、增强免疫力、降低血压,提高胰岛素利用率,有利于糖尿病的防治等。甲壳素应用范围很广泛,在工业上可做布料、衣物、染料、纸张和水处理等。在农业上可做杀虫剂、植物抗病毒剂。渔业上做养鱼饲料。化妆品美容剂、毛发保护、保湿剂等。医疗用品上可做隐形眼镜、人工皮肤、缝合线、人工透析膜和人工血管等。在纺织领域,主要用于防霉杀菌除臭剂,可以通过后处理附着于纺织品纤维上,制成面料,由于甲壳素是阳离子型天然聚合物,有良好的扼制微生物/细菌/霉菌的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这也成为聚酯纺织品提高附加价值的方法之一。
从目前现有技术来看,大部分的甲壳素聚酯纤维是通过后处理附着于纺织品纤维上,但是这样的纤维随着日常的使用、洗涤等,纤维表面的甲壳素会逐渐的流失。同时,当把由甲壳素添加在聚酯熔融切片中进行纺丝后,由于聚酯纤维工艺、形态的变化,造成制备聚酯纤维过程中,绊丝现象严重,出现兔子头情况较多,严重影响到了卷绕筒的退绕性能,造成后续加工过程中出现断头和毛丝。
综上,制备一种具备较好的永久性的亲肤、抗菌、防霉功能的甲壳素聚酯纤维产品,同时降低甲壳素聚酯纤维制备过程中的绊丝现象,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甲壳素聚酯纤维,以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提供一种具有永久亲肤、抗菌、防霉功能的甲壳素聚酯纤维;
2、本发明制备甲壳素聚酯纤维过程中,避免绊丝产生,提高卷绕筒的卷绕性能,防止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出现断头和毛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甲壳素聚酯纤维,其原料包括聚酯切片、壳聚糖、改性剂、调节剂;所述聚酯切片、壳聚糖、改性剂、调节剂的质量比为75-85:3-5:4-5.5:1.5-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未经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2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组份橘瓣型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阳涤复合全牵伸丝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