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注入激励测量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1428.X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5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广电计量检测(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麦小婵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方法及系统 第二信号 电压信号 电源线 自适应 采集 定制滤波器 端电压信号 耦合变压器 叠加信号 激励信号 滤波处理 模数转换 实验难度 试验标准 试验项目 对设备 校准 输出 试验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注入激励测量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耦合变压器的二次端电压信号和电源线的电压信号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一信号;将所述第一信号进行FFT变换以完成滤波处理,得到第二信号;将所述第二信号进行校准以得到测试结果并输出所述测试结果。本发明通过标准的器件对设备进行CS101试验项目,实现了叠加信号的分离,能够从电源线中分离出有效的激励信号真实值,满足试验标准的要求,同时避免了现有试验方法中因需要定制滤波器而导致实验难度较高和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适应注入激励测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进行带电源线的军用产品研发时,基本上都需要进行GJB151国家军用标准中的CS101测试,该试验项目是为了确保设备和分系统在电源波形失真允许纹波电压作用下性能不发生下降,是对设备内部电源模块的一项重要考核。CS101测试项目是通过耦合变压器将激励信号注入到电源线上,并采用示波器从设备的电源端口监测注入信号的大小。目前,在国内比较通用的做法是使用示波器采集耦合变压器次级端子电压,但是这种方法未严格执行标准要求,降低了对设备考核的严酷程度。
由于设备工作时,电源端施加了直流或者交流工作电压,示波器显示的读数是电源电压和激励信号电压的叠加,无法显示真实的注入激励信号,因此,标准中规定:“对于AC电源,需要时可采用带阻或高通滤波器抑制电源基波信号。但应用滤波器的插入损耗系数对示波器的测量数据进行修正”。但是,采用通过高通滤波器进行基波的滤波的方法进行试验,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由于滤波器标准的不统一以致引入了不可控测试误差;
二是对不同的产品进行试验需要定制不同的滤波器,难以在实际试验中实现且各频点插入损耗的校准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注入激励测量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不准确、难以定制滤波器的技术问题,从而能够在无需定制滤波器的情况下满足试验标准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注入激励测量方法,包括:
对耦合变压器的二次端电压信号和电源线的电压信号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一信号;
将所述第一信号进行FFT变换以完成滤波处理,得到第二信号;
将所述第二信号进行校准以得到测试结果并输出所述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到的电压信号为经过限幅处理后的电压信号。
进一步地,在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时的中频频率为所述耦合变压器的二次端电压信号的最高频点。
进一步地,在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滤波时的中频带宽为所述耦合变压器的二次端电压信号的3dB带宽。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注入激励测量系统,包括多通道采集模块、滤波模块和信号分析模块;
所述多通道采集模块,用于对耦合变压器的二次端电压信号和电源线的电压信号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一信号;
所述滤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进行FFT变换以完成滤波处理,得到第二信号;
所述信号分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信号进行校准以得到测试结果并输出所述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高阻限幅模块,所述高阻限幅模块用于在所述多通道采集模块进行信号采集之前对待采集信号进行限幅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滤波模块的中频频率为所述耦合变压器的二次端电压信号的最高频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广电计量检测(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广电计量检测(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1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