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银合金防护的复合型纳米溶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1169.0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5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沈涛;张玲洁;张继;杨辉;樊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7/61;C09D7/65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合金 防护 复合型 纳米 溶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合金产品防护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银合金防护的复合型纳米溶胶及其制备方法。该溶胶的原料组分及质量百分比组成为:纳米二氧化硅溶胶55~75%;纳米氧化铝粉1.5~3%;纳米钯粉0.5%~2%;纳米银溶胶43~20%;纳米二氧化硅溶胶的固含量为20%,纳米银溶胶的固含量为5%。本发明采用纳米溶胶粒子作为改性组元,在制备防护膜层的过程中,能够利用纳米活性效应,充分提升镀膜与基体层之间的自润湿结合强度;在不引入成膜助剂的条件下即可有效地在银合金表面形成一层高致密度、高外观透明度的膜层;采用本发明所述溶胶并结合提拉镀膜技术,可实现银合金产品的宏量制备;而且制备工艺条件简易,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产品防护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银合金防护的复合型纳米溶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铜与金之间,化学性能相对稳定,在空气中即使加热也不易氧化。但是银合金容易氧化变色,尤其在腐蚀介质和水、硫及硫化物、氧气、光照等条件下都会导致银合金的发生严重的表面腐蚀现象,严重影响到银合金产品的品质特征。
目前众多研究学者从配方角度出发向银合金体系中引入新组元,形成固溶体或者新化合物,以改善银合金的抗氧化、抗硫化等特性。硅是合金体系中常见的微量添加剂,银合金中加入微量的硅组元,因其与氧有很好的亲合力,有助于形成稳定的氧化物,以有效降低银合金与氧气的反应倾向。但有时会因加入硅组元后出现透明度下降、易脆断等不良现象,进而影响银合金产品的使用性能与长期的防护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用于银合金防护的复合型纳米溶胶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用于银合金防护的复合型纳米溶胶,其原料组分及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溶胶的固含量为20%,纳米银溶胶的固含量为5%。
本发明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溶胶中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为1~10nm。
本发明中,所述纳米氧化铝粉的粒径为20~50nm。
本发明中,所述纳米钯粉的粒径为10~50nm。
本发明中,所述纳米银溶胶中的纳米银粒径为5~20nm。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前述复合型纳米溶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所述质量百分比称取各原料组分;
(2)将各原料组分与分散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形成稳定的溶胶态;分散剂的用量为原料总量的0.5~3wt.%。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2)中,搅拌时控制转速800~2500rmp,搅拌时间2~6h。
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的分散剂是聚乙二醇、聚乙烯吡络烷酮或十二烷基溴化胺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纳米溶胶粒子作为改性组元,在制备防护膜层的过程中,能够利用纳米活性效应,充分提升镀膜与基体层之间的自润湿结合强度;在不引入成膜助剂的条件下即可有效地在银合金表面形成一层高致密度、高外观透明度的膜层;
(2)采用本发明所述溶胶并结合提拉镀膜技术,可实现银合金产品的宏量制备;而且制备工艺条件简易,降低制造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实现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溶胶、纳米氧化铝粉、纳米钯粉、纳米银溶胶均可按现有技术公开的方式制备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未经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1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