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锁式绑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9378.1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6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祝庆斌;牛学超;潘盼;谢书鸿;谭爱林;王海涛;邵鹏进;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37 | 分类号: | F16L3/13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孙芬 |
地址: | 22601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绑扎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锁式绑扎装置,用于紧固绑扎带,所述自锁式绑扎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密封装置及滑动装置,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一腔体,且一端开口一端密封,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开口端,所述滑动装置一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腔体中,另一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腔体中,用于密封所述腔体。本发明提供的自锁式绑扎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有利于避免深水开发中绑扎带的滑脱,增加了设备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锁式绑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开发从浅水向深水进军,海洋工程装备面临更复杂的挑战。由于深水高水压的影响,部分海洋结构会出现一定的径向收缩,影响其相关固定装置的功能。尤其对于海洋中软管和缆结构,其相关附件绑扎带的防滑脱能力十分重要。
目前国内外对管和缆这类结构绑扎装置的研究基于管缆抗压能力展开,即在抗压能力范围内,增大绑扎带的扎紧力大小,使得管和缆受水压作用产生径向收缩时,绑扎带即使松弛,也仍在有效范围内。但此方法在面对深水管缆结构时,依旧存在可能面临失效的风险,因此需要研制出可在深水中防滑脱的绑扎带,以适应深水工程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锁式绑扎装置,解决深水中管缆类非金属结构的径向收缩导致的绑扎带松弛问题,提高结构功能性。
一种自锁式绑扎装置,用于紧固绑扎带,所述自锁式绑扎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密封装置及滑动装置,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一腔体,且一端开口一端密封,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开口端,所述滑动装置一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腔体中,另一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腔体中,用于密封所述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大体为中空圆柱体,且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底壁,所述底壁上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滑动装置一端滑动地穿过所述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连接于一体的抵持部和连接部,所述抵持部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腔体内,所述连接部滑动地穿过所述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填料函以及若干密封圈,所述填料函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腔体中,且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壁一端,用于密封所述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抵持部上设置有若干环槽,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滑动装置的环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抵持部与所述连接件都为圆柱体,且所述抵持部的沿径向横截面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以所述连接件的沿径向横截面直径与所述通孔的直径匹配,以使所述连接件滑动穿过所述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绑扎带两端都与所述自锁式绑扎装置的连接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绑扎带两端分别与所述自锁式绑扎装置的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密封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填充可压缩固体、液体或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锁式绑扎装置,用于紧固一绑扎带,所述自锁式绑扎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密封装置及滑动装置,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一腔体,且一端开口一端密封,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开口端,所述滑动装置一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腔体中,另一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腔体中,用于密封所述腔体。本发明提供的自锁式绑扎装置操作简单、使用可靠,有效提高了绑扎带自锁式能力,使得相关设备产品在深水中可以安全有效地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自锁式绑扎装置的结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未经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93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