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表面双层微结构薄膜干涉着色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49334.9 | 申请日: | 2018-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2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初;魏红阳;常萌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C25D11/16 | 分类号: | C25D11/16;C25D11/08;C25D11/22;C25D11/24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表面 双层 微结构 薄膜 干涉 着色 方法 | ||
1.一种铝合金表面双层微结构薄膜干涉着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铝合金试样分别放入碱蚀液和酸洗液中进行前处理,处理后保证试样表面平整和洁净,具有相同的表面状态;
2)将前处理后的试样放入108~190g/L的硫酸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电流密度为1.2~1.8A/dm2;
3)将氧化后的铝合金试样用蒸馏水水洗干净后,放入SnSO4和NiSO4为主盐的沉积液中进行交流电和直流电多重叠加电沉积;
4)将电沉积后的试样放入封孔溶液中封孔处理15~20min,封孔液为以Na2SiO3、Na3PO4、Na2CO3为主盐的封孔剂,封孔温度70℃,属于中温封孔;
步骤3)中,沉积液的组成为:
硫酸亚锡:4~25g/L
六水硫酸镍:14~35g/L
硫酸:20~40g/L
酒石酸:8~15g/L
对苯二酚:5~20g/L
丁基羟基茴香醚:5~18g/L
单宁酸:5~12g/L
水:余量;
步骤3)中,此过程电源输出模式及电压变化依次如下:
①输出模式:AC(交流),输出电压:2~6V,输出时间:15~45s
②输出模式:DC(直流),输出电压:8~15V,输出时间:30~80s
③输出模式:AC(交流),输出电压:2~5V,输出时间:50~110s
④输出模式:AC(交流),输出电压:1~4V,输出时间:40~100s
⑤输出模式:DC(直流),输出电压:9~16V,输出时间:110~450s
⑥输出模式:AC(直流),输出电压:12~18V,输出时间:180~350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铝合金表面双层微结构薄膜干涉着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阳极氧化的温度在10~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铝合金表面双层微结构薄膜干涉着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阴极板为高纯石墨板,极板间距的设置要与溶液含量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93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质材料表面防腐及硬化技术
- 下一篇:一种彩色液态金属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