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反射微波放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9281.0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0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曹佳;陈鹏鹏;郝迦琛;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F1/56 | 分类号: | H03F1/56;H03F1/26;H03F3/193;H03F3/21;H03F3/24;H03F3/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赵平 |
地址: | 10085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微波 放大 装置 | ||
1.一种无反射微波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放大器、第一串联谐振腔、第二串联谐振腔、第一并联谐振腔、第二并联谐振腔、第三串联谐振腔、第四串联谐振腔、第三并联谐振腔和第四并联谐振腔;
当信号输入端的输入信号频率在通带内时,第一串联谐振腔、第二串联谐振腔、第三串联谐振腔和第四串联谐振腔处于低阻状态,第一并联谐振腔、第二并联谐振腔、第三并联谐振腔和第四并联谐振腔处于高阻状态,放大器导通;
当信号输入端的输入信号频率在通带外时,第一串联谐振腔、第二串联谐振腔、第三串联谐振腔和第四串联谐振腔处于高阻状态,第一并联谐振腔、第二并联谐振腔、第三并联谐振腔和第四并联谐振腔处于低阻状态,放大器短路;
所述第一串联谐振腔与信号输入端和放大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
所述第一并联谐振腔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串联谐振腔和第二并联谐振腔的第一端分别连接;
第二串联谐振腔和第二并联谐振腔的第二端分别接地;
所述第三串联谐振腔与信号输出端和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
所述第三并联谐振腔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第四串联谐振腔和第四并联谐振腔的第一端分别连接;
第四串联谐振腔和第四并联谐振腔的第二端分别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反射微波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
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并联谐振腔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并联谐振腔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并联谐振腔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并联谐振腔的第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反射微波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容器、第一电感器、第二电感器、第三电感器、第四电感器、第五电感器;
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端与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分别连接;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感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压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感器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感器的第一端和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感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电感器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压端连接;
所述第五电感器的第二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反射微波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串联谐振腔、第二串联谐振腔、第三串联谐振腔和第四串联谐振腔分别包括串联的一个第一谐振腔电感器和一个第一谐振腔电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反射微波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并联谐振腔、第二并联谐振腔、第三并联谐振腔和第四并联谐振腔分别包括并联的一个第二谐振腔电感器和一个第二谐振腔电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未经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92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