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架构的索引聚合的并行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9059.0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0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实;谢莹莹;郭庆;宋怀明;蒋丹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曙光国际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5 | 分类号: | G06F16/2455;G06F16/242;G06F16/24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兰亭信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7 | 代理人: | 赵永刚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架构 索引 聚合 并行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架构的索引聚合的并行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界面,用于向并行SQL服务装置提交并行SQL,并通过元数据服务装置进一步进行校验;并行SQL服务装置,用于提供总体查询服务、索引查询服务和聚合查询服务;元数据服务装置,包括元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和权限系统,负责SQL校验、表及数据源的抽取,并负责决定将其跳转至数据库服务装置或索引服务装置及并行SQL的重封装。本发明能够降低传统大数据SQL技术查询的额外开销,且能够对传统SQL语法不能支持多类聚合需求的问题进行扩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架构的索引聚合的并行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网络数据的飞速增长的到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数据库技术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大数据业务系统,而新一代的大数据数据库技术往往无法与索引系统紧密结合,在大量报表计算、聚合统计分析等业务需求上无法有效兼容,其主要原因包含以下两点:
1、现有的常用大数据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语法(如HiveSQL、Spark-SQL),在大数据量下往往不能有效的利用索引;
2、标准的数据库SQL语法对大量聚合需求的支持较为局限。
举例说明:当需要同时处理如下需求的SQL时:
SELECT...FROM A WHERE${filter1}GROUP BY${grouping1}
SELECT...FROM A WHERE${filter2}GROUP BY${grouping2}
...
SELECT...FROM A WHERE${filterN}GROUP BY${groupingN}
传统的大数据技术、索引技术及其相关优化方法无法做到仅1次查询A数据统计出全部的结果,因此性能的额外开销将达到约数倍或数十倍;现有的优化方法更多是解决如何更有效的利用索引优化单条SQL的查询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大数据架构的索引聚合的并行处理系统,能够降低传统大数据SQL技术查询的额外开销,且能够对传统SQL语法不能支持多类聚合需求的问题进行扩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架构的索引聚合的并行处理系统,包括:
服务界面,用于向并行SQL服务装置提交并行SQL,并通过元数据服务装置进一步进行校验;
并行SQL服务装置,用于提供总体查询服务、索引查询服务和聚合查询服务;
元数据服务装置,包括元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和权限系统,负责SQL校验、表及数据源的抽取,并负责决定将其跳转至数据库服务装置或索引服务装置及并行SQL的重封装。
可选地,所述元数据服务装置通过常用的Spark-SQL组件对查询进行统一整合,决定如何将并行SQL描述修饰为可直接处理的SQL语句或非SQL的并行查询计划。
可选地,所述并行SQL服务装置兼容其他传统SQL及大数据相关SQL的优化策略。
可选地,并行SQL语法采用管道方式,系统默认依照管道顺序依次执行,并记录每条并行SQL语句返回的结果。
可选地,所述并行SQL服务装置提供的并行索引聚合语法为:每条聚合并行SQL语句包含一个或多个聚合元素,且衔接search的中间结果集,通过USING关键字指定并行SQL语句所衔接的中间结果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曙光国际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中科曙光国际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9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