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警熔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8883.4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1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32 | 分类号: | H01H8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700 湖北省随州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警 熔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警熔断器,包括熔体和载熔体件以及壳体,所述的载熔体件还包括撞针和信号灯,载熔体件设有固定撞针活动的导向槽,信号灯的触片与熔体两端相抵触,所述的壳体由熔断器壳体和微动开关壳体组成,微动开关壳体内置微动开关,且微动开关设在导向槽的出口处。微动开关壳体与熔断器壳体插接配合。当熔断器通过故障电流,热量达到熔点时撞针的保险丝就会立即熔断,原先紧绷状态下的弹簧就会释放弹性势能,让撞针沿着导向槽弹出,触碰微动开关进行报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操作人员快速清楚的知道熔断器组上是哪一个熔断器出现了故障,使操作人员能够及时检修,与此同时,还充分利用了熔断器本身的内部空间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报警熔断器。
背景技术
熔断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低压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以及用电设备中,起安全保护的作用。它由熔体和载熔体件以及熔断器底座构成。当电流超过规定值时,以本身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断,从而使电路断开。
传统熔断器没有报警功能,以至于熔断器组无法正常工作时,操作人员无法判断出是其中哪一个熔断器出了故障,导致检修费时费力。目前市场上公开了一种专利号为CN2626042Y的低压高能力熔断器,它包括熔断体、基座,撞针、康铜丝、撞击器、弹簧垫和微动开关,撞针与弹簧垫之间设有弹簧,康铜丝一端穿过弹簧垫和弹簧中心固定在基座上,撞击器与基座铰接。当熔断器通过故障电流热量达到熔点时撞针的保险丝就会立即熔断,原先紧绷状态下的弹簧就会释放弹性势能,让撞针弹出触碰壳体上的撞击器,再由撞击器触碰微动开关进行报警。这种形式的熔断器在装配的时候由于零件太多,装配麻烦,给装配人员大大增加了工作量,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安全高效、大大减轻装配人员工作量的报警熔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报警熔断器,包括熔体、载熔体件以及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熔断器壳体和微动开关壳体,所述的载熔体件包括撞针和信号灯,撞针设有撞头、弹簧、保险丝,撞头位于撞针的头部,保险丝贯穿弹簧中心,保险丝的一端与撞头固定连接构成首端,另一端与熔断器壳体固定连接构成末端,信号灯设有分别与熔体两端相抵触的两片触片,微动开关壳体内设置有微动开关,熔断器壳体设有引导撞针活动的导向槽,导向槽上固定设有挡片,挡片与弹簧抵触连接,微动开关置于导向槽朝向微动开关壳体的出口,弹簧在挡片相对于保险丝首端处压缩紧绷,与导向槽上的挡片抵触连接。
保险丝末端与壳体固定连接,首端贯穿弹簧中心,与撞头固定连接,当保险丝还未熔断时,弹簧在挡片相对于保险丝首端处压缩紧绷,与导向槽上的挡片抵触连接,挡片对撞针起到一个牵制的作用。当熔断器通过故障电流,热量达到熔点时,熔体就会熔断,电流就会通过信号灯这一侧,信号灯亮起的同时,撞针的保险丝随熔体的熔断也立即熔断,原先紧绷状态下的弹簧就会释放弹性势能,微动开关置于导向槽朝向微动开关壳体的出口,导向槽对撞针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撞针直接沿着导向槽向出口弹出,触碰出口处的微动开关报警,使操作人员清楚的知道熔断器组上是哪一个熔断器出现了故障。
所述挡片分为左右两片,各是长方形,且左右挡片之间留有缝隙,该缝隙大于保险丝的直径小于弹簧的直径。
挡片采用长方形,效果会更好,左右挡片之间留有大于保险丝的直径小于弹簧的直径的缝隙,当熔断器正常工作下,能够使保险丝末端固定在熔断器壳体的同时弹簧处于压缩紧绷的状态与挡片相抵触,撞头、弹簧位于导向槽内。
所述挡片表面上设有通孔,通孔沿保险丝直径方向的尺寸大于保险丝直径且小于弹簧的直径。
这样设计也能达到效果,因为通孔沿保险丝直径方向的尺寸大于保险丝直径且小于弹簧的直径,只需将保险丝穿过通孔,在弹簧压缩紧绷的状态下把末端与熔断器壳体固定连接,使得撞头、弹簧位于导向槽内。
微动开关壳体与熔断器壳体插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特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恒特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8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